温哥华Lipont Place力邦艺术港:活动场地租赁,拍摄场地租赁!

地方上缺钱了,"镰刀"挥向了草根群体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共财政吃紧,各地税务部门全面收紧监管、加速查税追税,“镰刀”这一次挥向了中国最大的草根经济群体——电商。过去几个月,行业焦虑情绪迅速蔓延,倒闭潮正在加速形成。

电商补税暴击利润:卖得越多,亏得越快

自 10 月底涉税信息报送通知落地后,无数电商卖家直呼“夜不能寐”。


按照官方新规:

年销售额 120 万—500 万:按 1% 征增值税

超过 500 万:增值税直接跳到 13%

这意味着,一个电商卖家如果年销售额做到 1000 万,仅税务成本就要交 130 万。更关键的是,这还不包含进货、人工、场地、物流、推广等成本。

利润薄、电商卷、多数商家本就靠“跑量”活着,这种税负无异于“当场腰斩利润”。

一位抖音博主直言:“倒闭潮才刚刚开始。补税后很多商家连夜跑路,有的补税完直接负债。”

一位卖家晒出缴税截图骂道:“13% 的税,大电商明年全要倒闭。”

前线反馈:利润太薄,一补税就死

上海从事电商运营的天龙(化名)说,现在做电商“越来越没法活”:

“营业额大一点就自动升级成一般纳税人,税负立刻暴涨。很多商家挺不住,会倒一大片。过去不交税大家卷价格,现在完了,全得涨价。”

义乌商家明生(化名)也坦言,他做了几年跨境电商,今年直接退出去海外打工。他说义乌已经倒下一批:

“薄利多销的行业,哪经得起交税?以前十块钱能赚一点,不交税还能活。现在交税就没利润,竞争又那么激烈,只能倒闭。”

他举例,义乌一个店铺曾月销几百万,几个月前抢着买的人很多,现在却成了“烫手山芋”。

税务倒查 1–3 年:平台统一上报,卖家无处可逃

今年 6 月,中共出台新规,要求平台(微信、支付宝、美团、京东、拼多多等)必须把经营者收入全面报送税务局,范围覆盖几乎所有线上经营活动。


从 2025 年 10 月起,各大平台将按季度强制上报。

亚马逊、AliExpress、Temu、SHEIN 等平台已向卖家发通知,正式执行。

11 月起,全国已有商家收到税务“红色提醒”,部分地区开始倒查 1–3 年,已有省份包括:

江西、江苏、河南、广东中山、佛山等地

徐州做家具的电商老板杨南(化名)说,因为申报金额与平台上报数据不符,被税务局“大数据抓到”,结果补了 28 万税+滞纳金。

他说交税后只有一条路:


“只能涨价。等平台数据全面核查完,下个季度起涨价是板上钉钉。”

他还替朋友算了一笔账:

朋友做大家具,三个月营业额 150 多万,要交 13% 的税,也就是 19 万。

“这种模式根本撑不下去。”

行业共识:不是平台要查,是国家没钱了

陆媒也报道,中小卖家受冲击最大,许多人过去靠灰色空间活着,如今被一次性拉出来“补课”。

河北一位业内人士更是直言不讳:“现在查税不是税务局的问题,是国家没钱了。”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爆雷、财政入不敷出已经成为公开秘密。而电商体量巨大、数据透明、监管容易,成为财政部门最容易“下手”的群体。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 2.06 万亿元。对财政困难的中共而言,这是一块“不能不吃”的肥肉。

在海外平台上,“亚洲金融”账号评论道:

“全国一盘棋,税收洼地取消。网店查税大规模展开,这一轮靠互联网暴富的时代正式结束。”

有网民更是说得直白: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