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Lipont Place力邦艺术港:活动场地租赁,拍摄场地租赁!

"考98 却哭了"现在国内小学考试太多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导向至今没有明显改变,应试压力向小学的延伸也就不可避免。”琦琦在北方某市一公立小学三年级就读。他的妈妈邱盈发现,周日下午到晚上,琦琦抵触上学的情绪最强烈。“小脸耷拉着,唉声叹气,没有笑模样。”有几次晚上,她发现琦琦躺在床上捂着被子,悄悄抹眼泪。追问下才知道,孩子不是和老师、同学关系不好,而是因为学校“作业太多、考试一场接一场”。

“单元测、月考雷打不动,最近期末复习,孩子每天在学校都要刷题,每周还有固定的模拟考。”邱盈不理解:孩子才三年级,为什么这么累?这不是邱盈一个人的困惑。记者采访多地家长发现,单元测、月考、期末阶段的“题海式”备考,已成为多地小学的普遍现象。

日前,为进一步整治违背教育规律的办学行为,教育部发文提出16条负面清单,其中一条是“严禁违反关于日常考试管理的有关规定,频繁组织考试,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有小学生家长向记者晒出孩子一学期下来考过的试卷,无奈调侃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在备战高考。”




图/视觉中国

“考了98分,开心不起来”

“最近,进入期末复习阶段,我带的班级20天左右刷了近10套模拟试卷。”江苏无锡某公立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胡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模拟卷由学校统一出题,老师既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计时完成,也可以布置为课后作业。


她表示,平日里学校的小考也接连不断:就数学而言,根据学习进度,一般一两周会有一次单元测。有时遇到学生掌握得不好、难度高的单元,一套试题考完,学校还会再出一套,“目的是让学生巩固练习”。胡晨补充,平时,课堂上还有“正反印刷的周周练”——模拟卷作为期中、期末考试前的练习,周周练则是单元测的预热。

这样的现象发生在更多小学。江西南昌某公立小学教三年级英语的教师姜雪介绍,她教授的学科大概每两周组织一次单元测,加上固定的期中、期末考试,“一学期考试差不多十次”。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发现,频繁考试的现象也在低龄学生中蔓延。浙江杭州的家长于悦发现,孩子就读的小学一年级一到期末前,考试便排满日程,几乎每周都有模拟考。考试后,老师会在班级群内详细通报,包括使用了某市某区的期末统考试卷、班级平均分,以及各分数段人数分布,还会让成绩优异的孩子举着试卷站在讲台上拍照,发到家长群里表扬。


康康在河北廊坊一所私立小学读二年级。他的妈妈宋岩表示,一年级起,学校大概一两周就会有一次语数英单元测,老师还要求购买各类教辅资料。虽然一二年级期末考试时采用乐考形式(用游戏闯关、情景体验等趣味形式替代传统纸笔考试的测评方式),但平时的考试依然让孩子感受到压力。

胡晨发现,尽管投入了大量时间考试,但有时考过、讲解过的试题再出一遍,学生们依然出错。有时,胡晨在课堂上问学生:“这道题我们之前考过,你们还记得吗?”讲台下向她投来茫然的目光。

“因为每次考完试我都要带领学生订正错得多的题目,我感觉刷题是在锻炼我的做题水平。”胡晨感慨道。在她看来,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期末阶段语数英三个科目高强度刷题,接触的内容太多,反而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巩固。

更深层的影响体现在学生的心理状态上。姜雪透露,尽管学校规定试卷不能出现红字分数,只允许标注等级,但学生们可以通过扣分算出实际成绩。今年3月的一次单元测结果公布后,姜雪看到一名学生把头埋到臂弯里哭。那名学生因粗心错了一道题,考了98分,成绩等级换算为A。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