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 年薪1億美元!讓硅谷兩大AI巨頭撕破臉
然而,比起過往的技術成就,更讓業界刮目相看的,或許是余家輝對AI發展趨勢的精准把握。
比市場早一步的技術判斷
早在ChatGPT徹底引爆全球之前,他就已經展現出了超越同齡人的技術洞察力。

面對引發滿世界震驚的ChatGPT,他卻保持異常冷靜:“一開始沒有特別驚訝,因為OpenAI在語言生成模型上已經耕耘了很多年”。
這種判斷來自對技術發展脈絡的深度理解,以及他一貫的謹慎理性。普通人看到突然爆發,他看到的是漸進式的積累。

而當被問到ChatGPT會不會替代谷歌搜索時,他給出“降維打擊”的判斷。聊天機器人(16.630, -0.15, -0.89%)不是產品替代,而是交互范式的重新定義。事實證明,ChatGPT的確創造了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
關於業界十分流行的“大力出奇跡”觀點,他當時直接反駁:
“可能一開始你想著只要有數據、有算力就可以,但其實真的做起來的時候發現全部都是問題。”
這個判斷現在已經成為行業共識。錢和GPU只是基礎,工程能力、人才組織、技術積累才是關鍵。
“時間積累、人才積累、組織積累、自信積累”則是余家輝當時總結的關於OpenAI成功的四個要素。
這套理論現在被廣泛認可為AI公司成功的必要條件,特別是“組織積累”這一點,預言了後來各大公司在AI團隊架構上的調整。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