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 硅谷掀AI人才爭奪戰:Meta開四年3億美元薪酬
Tom Zhang提到,在硅谷,有“30萬俱樂部”一說,即公司內半數的員工年收入都超過30萬美元。從具體數據來看,目前最高的是Meta,2024年的中位數是37.9萬美元。谷歌的中位數是33萬美元,英偉達是30萬美元。
“總體薪酬由基本工資、獎金和股票三部分構成。”Tom Zhang進一步分析,“為什麼說硅谷是薪資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股票。在過去20年,硅谷各大公司股票漲得非常多,員工的總體薪酬自然高於美國其他地區和歐洲。” 股票期權等長期激勵機制是硅谷高薪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Tom Zhang也向每經記者坦言,薪酬泡沫的風險是切實存在的。“這個人當下或許能拿到上億美元的薪酬包,但再過一段時間就不一定有這麼高。”他解釋道,“過去谷歌很火的時候,搜索方面的工程師薪資很高,但隨著技術普及,對應的薪酬水平也隨之回歸常態。”
全球頂尖AI專家不足千人,硅谷“標簽化”加劇稀缺
硅谷大公司另一種典型的搶人方式是收購初創公司,實際上也是為了雇用後者的創始人和核心員工。
例如,Meta砸下143億美元,收購Alexandr Wang所創辦的Scale AI 49%的股權,把華裔“天才少年”納入麾下。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為搶人才,更是直接買下了清華“天才少年”朱邦華(Banghua Zhu)和焦劍濤(Jiantao Jiao)的公司。

朱邦華官宣加入英偉達 圖片來源:朱邦華社媒帳號
這也深刻反映出頂尖AI人才的稀缺性。據美國《福布斯》雜志報道,自2019年以來,在全球范圍內,AI技能職位的招聘數量每年增長21%,遠遠超過AI人才的供應速度。《財富》雜志更是指出,“全球頂尖AI專家屬於稀缺資源,目前全世界加起來總數還不到1000人。”全球頂尖管理咨詢公司貝恩(Bain & Company)預測,AI人才缺口預計到2027年仍將持續,短期內難以彌補。
那麼,硅谷為什麼會如此缺乏頂尖AI人才呢?Tom Zhang解釋道,“AI人才其實很多,但硅谷標簽化非常嚴重,只有在OpenAI、谷歌、Meta等公司的核心團隊工作過,並且擔任團隊帶頭人,才能被稱為‘頂尖AI人才’。否則就算是斯坦福、哈佛的博士,也不一定能拿到如此高的薪資。”
值得注意的是,在硅谷人才爭奪戰中,不乏華人面孔。Meta此次挖走的幾名OpenAI大將中,就有四名華人。
對於華人AI人才,黃仁勳曾多次表示,中國在AI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全球50%的AI研究人員是中國人。
Tom Zhang也向每經記者表示,現在頂尖的學術研究人才中,裡面大概一半是華人。“中國的人才培養機制,培養出的頂尖人才是非常厲害的。”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