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过写作,她才能直面两个儿子自杀的事实
只有通过写作,这位着名小说家才能直面两个儿子自杀的事实。但她的新书并非普通的悲伤回忆录。

“人们总说,你会挺过去的,”这位在普林斯顿大学校园任教的作家说,“不,我不会。” 摄影:Hannah Yoon(《纽约时报》)
作者:亚历山德拉·阿尔特(Alexandra Alter)
2025年5月16日东部时间下午3:11更新
去年2月一个周五的傍晚,四名警察来到李翊云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家时,她没等对方示意就坐下了。侦探刚开口说“有些事不知如何启齿”,她就瘫坐在客厅的椅子上,招手让丈夫过来。
李翊云已经预感到他们带来的是毁灭性消息,尽管她无法相信。侦探确认了最坏的事实:她的儿子詹姆斯,普林斯顿大学大一新生,在校园附近被火车撞死了。
警方称正在调查死亡原因,避免使用“自杀”一词。但李翊云和丈夫知道这不是意外——詹姆斯选择了和哥哥一样的方式结束生命。
六年多前,詹姆斯的哥哥文森特在16岁时自杀身亡,同样是在附近被火车撞死。2017年的那个夜晚,李翊云回家时发现两名侦探等候已久。当时警方让她先坐下再告知文森特的死讯,这也是为何当他们再来传达詹姆斯的噩耗时,她本能地坐下了。
警察离开后,李翊云和丈夫大鹏坐在客厅里,目瞪口呆。她感觉时间在身边崩塌,仿佛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侦探的话“有些事不知如何启齿”让这位着名小说家既觉得陈词滥调,又无可否认地真实。没有任何语言能形容她失去两个儿子的崩溃。“破碎”“绞痛”“灼痛”这些近似的词汇显得毫无意义。但李翊云知道,文字是唯一能将她的思绪锚定在现实中的方式。

这张照片显示一名男子在雾蒙蒙的山坡公路上抱着两个小男孩。
2007年,李翊云拍摄的家庭照片中,丈夫抱着儿子文森特(左)和詹姆斯。 摄影:李翊云
詹姆斯去世三个月后,李翊云开始写作《万物自然生长》(Things in Nature Merely Grow)。这部回忆录讲述了詹姆斯、文森特以及他们的生死纠葛。在直白而毫不留情的反思中,李翊云不仅直面丧子之痛,还探讨了语言的局限性——她试图传达难以名状的痛苦。她最接近描述这种损失的说法是:自己生活在一个深渊里,一个不透光的阴暗之地。
“所有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文字:大多苍白无力;有些被保留下来,只是因为需要为詹姆斯留个位置,”她写道,“文字或许不足,但它们投下的长影,有时能触及无法言说之物。”
在某种程度上,李翊云的回忆录是对悲伤传统叙事的彻底反叛。开篇她就警告那些期待看到“治愈”或“慰藉”故事的读者止步:这不是一个关于战胜失去或继续前行的故事。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