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和子弟们,以后日子没那么好过了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某医生出轨事件,引发了背后关于医疗体系深层问题的争议:
很多人就认为董小姐并不会去临床辛苦做手术,而是经过一番猛操作之后,华丽转身轻松光鲜的行政岗。
今天要聊的就是这个行政岗。
看两个报道。
最近这段时间:高校和医院都开始了去行政化和瘦身缩编的工作。
看下具体报道:
江西鹰潭医疗机构精简内设机构39个、管理人员69名,江西萍乡缩减行政科室23个、人员52名,行政后勤与临床一线人员人均薪酬比下降15%。
南航初步按照10%比例核减管理岗编制数,将管理岗规模控制在全校岗位总量的20%以内。
之所以南航缩编瘦身最近引发关注,是因为南航是211高校,跟之前瘦身的普通高校,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比如:
海南医科大学将26个正职行政岗位精简至16个,沈阳音乐学院精简处、科级领导职数69个,撤销150个教学和直属机构下设系(教研室)科级建制。


瘦身缩编我们并不陌生,在地方化债的那几年,行政机构采取了五个步骤来瘦身,包括但不限于:
裁撤编外、机构改革、区划合并等。
但是医院和高校跟行政机构不同,相对来说专业性比较强,肯定不能缩一线人员,只能从行政管理岗动手。
当然,高校的情况可能还特殊一点,因为现在少子化的趋势,已经影响到幼儿园和小学了,影响到大学一线老师也是十年以内就会发生的事情,大学转型成人和老年或者职业教育,也是可以预见的。
回到正题,众所周知:
科教文卫从来都是安插二代和子弟们的重灾区,行政岗尤其如此,因为轻松体面又不需要太专业的技能。
其实,不只是高校和医院,很多国企也是内部设置了很多清闲的类行政的岗位,互相安插子弟,这都不是什么秘密了。
这些岗位,说实话消耗了很多资源,但是并不创造太多价值,在经济转型和财政吃紧的当下,瘦身缩编是必然的。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