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普通人不再驚訝和憤怒,才是輸得徹底!
說標題不錯,是因為乍一看,你都不知道這數字代表了什麼。如果結合全部的數據表來看,意味著有八成失業。

有一點不得不提,該所學校勇氣可嘉,別人都是給就業率注水,弄得表面鮮亮。他們,似乎想給普羅大眾提個醒了。即便只是三方協議的數據統計,即便只能代表一小部分,但對普通群體而言,也依舊非常值得思考。尤其是這種提醒出現在此次4+4的風波之後,人們應該問問自己,再過幾年,輪到自己的子女出去謀生之時,還有蛋糕可分嗎?
有人可能說,別急,慢慢來,一切都會變好的。
這是一貫的說辭,原本這是有可能的,相信的人也眾多,小的時候認為只要長大就會有工作,後來覺得只要能上大學就一定會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隨著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到很久很久之後的現在,這個過程依舊持續著,難免要有一些懷疑。
經過此次4+4的風波揭露出大量人們曾經並不知道的內幕之後,懷疑還在加深。而在很多人花費巨大的精力,把另外一些人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和背景扒出來後;把他們如何使用和玩弄特權的操作曝光出來後;讓人們震驚而又生氣,事情卻又如泥牛入海,無半點回應之後……你說變好,我只想笑。
一個簡單至極的邏輯:只一味的說某件事是假的、某個人的身份也是假的,卻又三緘其口始終不肯講講“什麼是真的”,或“假在哪裡”。如果這也叫辟謠,那麼法庭上還需要呈堂證供幹什麼。
你直接對犯人洗脫罪名的說辭辟謠不就好了?
其實大部分人都知道,心裡更是很清楚,這只是那些記既得利益的群體在為自己的子女們互相交換資源。這一點也不難理解,就像網上那個段子一樣:
兒子說,我長大後也要當院士。父親笑了笑摸著兒子的頭滿臉溺愛:你已經是了,你只需要長大。
另一點,當這樣的勾當說出來,人們的第一反應是冷笑,而不是驚呼和臥槽,而不是難以置信……那便已經是種失望麻木的態度了。

早上百無聊賴的劃手機,看到上面這條海南一教育局長“靠教育吃教育”的新聞,說她不止收禮收錢,更是到了讓“下屬”跨省幫自己女兒辦婚禮的程度。
連一秒鍾的猶豫都沒有,直接劃過去了。現在想起來便覺得很驚訝,因為自身開始對這類事件習以為常,甚至麻木。在這種現狀下,你來跟我說什麼堅信、正義、未來之類,只回以白眼而無一句QNMD的問候,那是我已然為數不多的耐心和素質。
各位,這已經是荒唐的讓人無法置評的事情了,可諷刺的是,人們正在對此失去興趣。

如果說一個教育局局長,通過關系給自己及親友的子女們開後門,是荒誕。那當一個教育局局長的手,可以通過各種交換、同僚關系、甚至威脅逼迫,插手到其他部門,或是在其他方面為自己以及自己的後代謀取利益……“荒誕”已無立足之地,它不配。
當然,“荒誕”都無立錐之地了,普通人和他們的子女自然更沒有。
可如此天方夜譚的畫面,大部分觀眾都會如我一般,輕飄飄的劃過。
為何“輕飄飄”?因為,多大點事兒嘛;因為,不過如此!
可怕的是,有的人、有的現象,正在制造更多這種“輕飄飄”的畫面,正在讓更多的普通人,進入到對此無力之後,不再置評的狀態中。然後繼續添磚加瓦,造他們自己的天堂。
在“世說新語”裡看到過引用的一句話,叫“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說的是魏晉時期,只要出生在上等人家裡,無論才能品行如何都能順利做大官;反之,則再怎麼努力,也希望渺茫。
沒想到,作為千年之後從小聽著“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長大的人,如今看到千年前“下品無士族”這句話,依舊感觸頗多。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