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罵協和了,董襲瑩的實習經歷也不靠譜

從董小姐的規培經歷來看,按照正常流程本應進行三年的規培學習,然而她卻因專業能力存在明顯短板,尤其是臨床操作規范性方面的問題,被院方決定延期三個月。

說白了就是對其專業能力的直接否定。臨床操作是醫療工作的核心環節,規范性更是關乎患者生命安全,董小姐這個文科生,想轉行倒騰手術,這實力就不允許啊
在規培期間,董小姐的考勤情況同樣離譜吧。

2024 年 7 月至 9 月,短短三個月內,她竟有 23 個工作日考勤異常,平均每月將近 8 天。如此頻繁的考勤問題,說明她學習態度的極不端正。在醫院這樣對專業性和嚴謹性要求極高的環境中,學習態度直接影響業務能力的提升。

我覺得,人家當初估計都沒當回事,就是要鍍個金。而董小姐這種散漫的學習態度,必然導致她在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積累上大打折扣
最搞笑的是規培結業時,董小姐的表現同樣未能達到預期。通常情況下,院方在規培結業評估時大多會給予優秀評價,然而董小姐今年 1 月份結業時僅獲得合格評定。
網友發現她在 2024 年的臨床技能評估報告中,赫然記錄著 3 項不合格。這一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所以說大家罵協和也沒必要,人家當初就沒讓你通過,還算是挺有底線的,只不過還是要給某些人點面子吧

她本科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專業,畢業後回國入選 “4+4” 規培項目。起初,她在肖所在的醫院參與胸外科手術,可後來卻搖身一變成為泌尿外科的醫生。從經濟學跨界到醫學本就難度巨大,如今又在醫學領域內頻繁轉換專業,如此復雜的學習和職業路徑,讓人不禁質疑她能否真正消化吸收所學知識和技能。
在醫學領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需要長時間的沉澱和積累,如此頻繁的跨界和轉專業,她能搞的明白嗎,這不六邊形戰士?

只能用愛因斯坦來了的相對論來解釋這種零醫學基礎,4年臨床醫學博士,而且上大手術的高材生。別人五年剛讀完醫學本科,解剖還不熟,這種4年速成博士已經是上報紙的優秀醫學聖手了,果然天上一天人間一年啊。
國內也有水博,課不用上,試不用考,論文署個名字,學位就到手了,然後,做個一把手,正事沒幹多少,整天琢磨苟且之事,還以博士自居,在領導面前扮專家,在專家面前扮領導。你說多麼的可笑吧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