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從北京到硅谷,女兒撕碎了我對名校的執念
從ED被拒到直博西北大學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後來,女兒順利地在三年內完成了本科學業,拿到了西北大學的直博機會,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
申博的過程女兒也是非常辛苦,她一邊在學校上計算機課程,一邊又參加了一個研究項目,還抽空去了韓國,整個假期排得滿滿當當。
關鍵轉折出現在升學戰略重構階段。在學術顧問建議下,我們鎖定了統計學作為突破口。
西北大學
為爭取目標導師的研究助理席位,女兒開啟了極具策略性的學術社交:前兩次辦公室守候雖未得見,那時候她有點灰心,我鼓勵她再試一次。我對她說:
你永遠不需要猜別人願不願意幫你。你只需要清楚、堅定地表達你的需求。如果對方願意,他自然會動用自己的資源來支持你。
第三次,她終於約到了那位教授。她清楚地表達了自己的興趣、規劃和訴求,兩人一聊就是一個小時。她一回到家,我就知道,這事已經穩了。
正是這位伯樂導師,不僅提供了關鍵的研究崗位,更以個性化推薦信助她打通頂尖學府的壁壘。
最後她選擇人工智能這個方向,也是個“意外之喜”。
Ashley在美國大學訪校(2022年6月)
她在西北大學讀博的導師,背景非常硬核:加州伯克利博士。
女兒作為系裡學生,主動帶這位教授參觀實驗室。就是這次接觸,讓教授記住了她並邀請她加入自己的課題組。
沒想到這兩年ChatGPT大火,那個教授也跟著爆火。女兒說,如果現在再申請,他都未必會收她。
博三找實習
崩潰與轉機
時間很快來到了博士三年級,女兒終於可以開始找實習了,但現實讓她措手不及。
她原以為博士身份在找實習時會占優勢,結果一投簡歷才發現,只要一提“需要sponsor身份”,很多公司連面試機會都不給。
那段時間,她幾乎投了上百份簡歷。有一天,她情緒徹底崩潰,給我打電話時哭得特別傷心。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