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Lipont Place力邦艺术港:活动场地租赁,拍摄场地租赁!

深圳日本男童遇害后,在日华人反思"仇日教育"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

“早晨在东京地铁里听说这个小孩去世的消息,我们都蒙圈了(不知所措)。”目前生活在日本中国维权律师伍雷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说。得悉10岁的日本学校男童在深圳遇害的消息后,他与一些在日本的华人社群9月18日当晚便自发举行了悼念活动。


然而,这场单纯的悼念活动也在网络上引来了质疑与批评,“有人问我们是不是要讨好日本人,也有人骂我们是汉奸。”

上月18日,正值“九一八事件”93周年,深圳日本人学校一名10岁男童在上学途中,遭到一名中国男子持刀袭击,翌日抢救无效而身亡。日本社会对事件高度关注,事发后深圳有不少中国民众到学校门口献花。这是继今年6月24日苏州日本人学校持刀袭击案后,第二宗针对日本人的袭击事件,两起事件中都有人死亡。

深圳袭击事件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多次强调事件为个案,并指类似案件在任何国家都有可能发生。日本即将上任的新首相石破茂日前参加日本富士电视节目时,表示中国政府至今仍未公布杀人疑犯的犯案动机,亦对中方事前没有妥善管控反日言论感到不满和愤怒。

中国“十一”国庆前夕,有海外华人社群发起“航向爱与和平”的响应行动,呼吁透过线上以及线下的行动追悼逝去的生命,并以此反思不同民族身份带来的隔绝、冷漠和敌对。对于接连发生的刺杀日本人事件,有学者分析认为,这是过去多年中国官方历史教育中,灌输的“仇日”及“仇恨教育”种下的结果,与爱国教育下的民族主义息息相关。




一群在日本的华人在事发后举办了悼念活动。

“仇恨教育”下的反日情结


目前居住于东京的“90后”小夏(化名)告诉BBC中文,得悉日本男童在深圳遇害的事件时,“第一感觉是,前三个月发生的事情,怎么又发生了?”

震惊过后,他又觉得这个事情在中国发生并不特别意外,“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在教育下造成普通人的仇日情结跟情绪,比如强调南京大屠杀。”

小夏直言,在过去的爱国教育之下,自己曾经是一名小粉红。 2012年,因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主权问题,中国多个城市爆发反日示威游行,当时是中学生的小夏也曾经想过要去参加,“刚在学校学完仇日教育,那时除非是家庭教育非常好、父母会给你正确的引导,不然被学校教出来的可能大部分都是比较偏反日情结。”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