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無限商機,北美中文網與您共同前進
推薦車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聞
她出車禍慌喊女兒失蹤 警方追...
人形機器人將成外科醫生?特斯...
特斯拉第三季度營收280.95億創...
吳克群:當年不娶何超蓮,真的很...
特斯拉充電"突然爆炸"把駕駛震...
25款車最可能行駛超25萬英裡 ...
特斯拉再閹割重大免費功能 網:...
一路走好!4天3位名人相繼去世,...
涉事747貨機 | 機齡逾32年 前...
當心!卑詩省特斯拉車主這樣充...
史上最便宜特斯拉,毛坯程度看...
香港機場一飛機降落沖出跑道墜...
突發事故:飛機沖出跑道 撞毀車...
高速上一輛特斯拉撞特斯拉 被...
加拿大外長赴北京會王毅 討論...
選擇語言:  
English | 簡體 | 繁體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比特幣] 150億美元的比特幣被沒收,美國是如何精准鎖定的?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日,擁有英國和柬埔寨雙重國籍的商業巨頭、“太子集團”創始人陳志,因涉嫌策劃一場涉及強迫勞動的跨國“殺豬盤”加密貨幣騙局,被美國司法部正式起訴。同時,美國政府宣布查獲了約127271枚比特幣,價值高達1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专题)1069億元)。

美國司法部稱,這是該部門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沒收行動。

柬埔寨太子集團被指控為亞洲最大跨國犯罪組織之一


美國司法部在10月8日提交、10月14日啟封的起訴書中指控,陳志是這起“龐大的網絡欺詐帝國”的幕後黑手。他面臨包括電信欺詐和洗錢在內的多項密謀罪名,如果罪名成立,最高可判處40年監禁。

美國司法部長帕姆·邦迪宣稱,此次行動是“對全球人口販賣和網絡金融欺詐禍害的最重大打擊之一”,並表示要“摧毀這個建立在強迫勞動和欺騙之上的犯罪帝國”。

柬埔寨太子集團自稱為一家業務遍及30多個國家的房地產、金融和消費服務公司。然而,美國司法部指控其為亞洲最大的跨國犯罪組織之一。

美國檢察官披露的法庭文件顯示,陳志及其團伙在柬埔寨全境建造和運營了至少十個專門用於詐騙的園區。這些園區如同監獄,內部囚禁著被虛假工作承諾誘騙而來的勞工,並通過暴力和酷刑威脅,強迫他們對全球范圍內的受害者實施詐騙。

亞洲最大跨國犯罪組織“話事人”

在柬埔寨,陳志曾是個響當當的 “人物”。38歲的他,頂著“Vincent”這個英文名,手握英國和柬埔寨雙重國籍,對外宣稱自己是搞房地產、金融和消費服務的“商業精英”。

2020年7月,太子集團控股創辦人陳志(左)被時任柬埔寨首相洪森(右)授予奧克納勳銜後,與洪森合影。

美國檢方10月14日在紐約(专题)聯邦法院甩出的起訴書,直接撕下了他的偽裝 —— 這哪裡是什麼企業家,分明是亞洲最大跨國犯罪組織的“話事人”!

早在2015年,陳志就帶著太子集團開始布局。

他在全球30多個國家設立企業,這些公司看似合規經營,實則是他掩蓋詐騙勾當的“馬甲”。

其中,最令人發指的是他在柬埔寨操控的詐騙園區,而且規模還不小。

檢方在法庭文件裡提到,團伙專門搞了“手機農場”,光兩個窩點就囤了1250部手機,控制7.6萬個社交媒體賬號。

這些賬號可不是用來刷短視頻的,而是詐騙的 “敲門磚”。

團伙成員先用社交軟件或通訊工具聯系受害者,花時間噓寒問暖、培養感情,等受害者徹底信任了,就開始 “畫大餅”:“把加密貨幣轉到這個賬戶,保證能賺大錢!” 可等受害者真把錢轉過去,賬戶立馬被掏空,連本帶利全沒影。

紐約布魯克林,陳志還安插了 “洗錢小分隊”。

這群人專門幫他轉移詐騙來的錢,涉案金額高達數百萬美元,全美國至少有 250 人栽在這個圈套裡。

詐騙來的錢,陳志可沒閒著,全花在了“炫富”上。

美國司法部調查發現,他先用復雜的 “分散 + 歸集” 手法洗白贓款,把錢拆分成無數小額資金,再通過多個賬戶匯總,繞開監管後,就開始瘋狂揮霍。

奢侈旅行、名貴手表、私人飛機,甚至從紐約一家拍賣行購入畢加索畫作,這些花費的每一分錢,都是受害者的血汗錢,是他人的養老錢、看病錢、孩子的學費錢。

殘酷的人口販運與強迫勞動

更重要的是,陳志所操盤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殺豬盤”,更涉嫌殘酷的人口販運和強迫勞動。

司法部文件指出,有數百人被誘騙或販運至柬埔寨,被迫在詐騙園區從事加密投資騙局。他們被沒收護照、限制人身自由,並在拒絕服從時遭受暴力威脅甚至毆打。

美國檢方形容,這個犯罪網絡“是現代奴役與高科技詐騙的結合體”,其運作規模之大、控制手段之殘酷,遠超此前已曝光的東南亞“殺豬盤”集團。

在這種犯罪活動中,詐騙者本身經常也是人口販運的受害者和強迫勞動的受害者。他們遭受綁架者野蠻的控制手段,包括身體虐待、隔離、限制行動、任意罰款和收費、性剝削威脅以及沒收個人文件和電子設備。



此外,美國財政部還稱,太子集團旗下的詐騙集團之一是金貝集團有限公司 (Jin Bei Group Co. Ltd.)旗下的集團,該集團是一家豪華酒店和賭場公司,與敲詐勒索、詐騙、強迫勞動以及2023年一名25歲中國公民被殘忍殺害的報道有關。

2022年,美國聯邦調查局在紐約搗毀了一個中國洗錢網絡,確認259名美國人被金貝集團詐騙1800萬美元。

雖然此前太子集團曾試圖與金貝集團的詐騙活動劃清界限,但柬埔寨政府於2025年6月發布的新聞稿證實,金貝賭場歸太子控股集團所有,陳志擔任首席執行官。

同時,美國財政部還梳理出了太子集團復雜的內部人員構成及非法活動的來龍去脈,並對數十家關聯公司進行制裁。

其成員來自中國重慶市、香港(专题)和台灣(专题)地區,以及新加坡英國、柬埔寨、帕勞等國,多為華人(专题)。

美國財政部表示,對於太子集團及相關組織的涉案人員,其在美國境內或由美國人持有或控制的所有財產及財產權益均被凍結,並必須向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 (OFAC) 報告。此外,任何由一名或多名被凍結人員直接或間接、單獨或合計擁有50%或以上的實體也將被凍結。

倫敦的19處房產被凍結 人還沒抓到

面對陳志的惡行,美英兩國這次動真格了。


美國司法部長邦迪在聲明裡放話:“今天的行動,是我們針對人口販運和網絡金融詐騙這一全球禍害所采取的最有力打擊之一。”

言下之意很明顯:不管你是多大的“大佬”,只要犯了法,就別想跑。

美國聯邦檢察官諾切拉更是直接喊話全球詐騙者:“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訴訟和沒收起訴,將向全世界的詐騙者發出強烈信號:無論你身處何地,我們都會追查你。”

這句話可不是嚇唬人,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已經把和太子集團相關的 146 名個人、實體拉進了制裁名單,裡面不僅有陳志和公司高管,還有遍布柬埔寨、香港、新加坡、英屬維爾京群島、阿聯酋的空殼公司和控股公司。

現在這些人的美國資產全被凍結,美國個人和金融機構也不能跟他們做任何交易,相當於斷了他們在美國的 “財路”。

也不怪美國如此積極行動,據美國財政部資料顯示,過去幾年,美國因網絡投資詐騙造成的損失持續上升,總額超過166億美元。美國政府的一項估計顯示,2024年,美國人因東南亞的詐騙活動損失至少10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66%,其中像太子集團這樣的詐騙案件尤為嚴重。

英國也沒閒著,直接凍結了陳志網絡在倫敦的19處房產,總價值超過1億英鎊。其中一處北倫敦豪宅,光市值就有1200萬英鎊,換算成人民幣差不多1.1億元。

英國新任外交部長庫珀直言:“這些可怕詐騙中心的策劃者正在摧毀弱勢群體的生活,並在倫敦購買房產來存放他們的錢。” 想想也是,受害者在為生計發愁,詐騙犯卻在倫敦住豪宅,這事兒換誰都不能忍。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美國當局還指控陳志的網絡將業務擴展至太平洋島國帕勞(Palau),透過其名下公司租賃島嶼並籌劃以可疑資金開發度假村項目。

執法機構稱,相關營地不僅涉及詐騙,還與人口販運、酷刑與強迫勞動有關,許多受害者系受虛假招聘誘騙而來並被迫實施詐騙。

不過目前,陳志還沒被抓到,若包括電信詐騙共謀與洗錢共謀等罪名成立,他或面臨最高可達40年的刑期。

精准鎖定之謎:“內鬼泄密”還是“暴力搜索”?


起訴書指出,大約到2020年,陳志已經積累了大量由詐騙收益轉成的加密貨幣,存儲在25個加密貨幣地址中。起訴書也具體列出了這25個錢包地址及其對應的比特幣數量。現在,這些加密貨幣都存儲在由美國政府控制的地址上。

美國執法機構是如何精准鎖定到這些地址的?

嚴立新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此次行動的技術突破集中體現為“鏈上分析的智能化升級”,具體包括:

基於圖神經網絡(GNN)構建交易圖譜,借助算法自動識別“多地址聚類、高頻小額轉賬” 等異常交易模式,相比傳統規則引擎,將識別效率提高了300%;

針對Tornado Cash等混幣工具的智能合約邏輯,通過分析“存款-取款”的UTXO(未花費交易輸出)關聯,實現混幣器漏洞的逆向利用,成功追溯至資金的原始注入點;



同時開展跨數據源的關聯分析,將區塊鏈交易數據與暗網聊天記錄、交易所IP日志深度融合,最終鎖定錢包使用者的物理位置。

他對每經記者詳細介紹了偵查中可能用到的三類關鍵技術手段:

第一類是專業區塊鏈分析平台,如FBI采用的Chainalysis Reactor,其核心算法能通過交易簽名的共性特征,將同一私鑰控制的多個地址關聯成“資金簇”,此次就是通過識別重復出現的找零地址,鎖定了陳志集團的核心錢包;

第二類是混幣器溯源技術,基於資金污染理論,將混幣池中的資產視為一個整體,通過分析輸出資金的時間序列相關性和金額分布特征,成功從Sinbad混幣器中追回7000余枚比特幣;

第三類是多模態數據融合分析,整合了暗網情報、交易所KYC(了解你的客戶)數據、跨境資金流動記錄,構建了從受害者到犯罪集團的完整證據鏈。

他表示,這些技術並非孤立使用,而是依托“公私合作”機制發揮效能。FBI在2023年向全球虛擬資產服務商發出1742份合規傳票,通過埃格蒙特集團(注: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國際洗錢防制組織)與30余個國家/地區的金融情報機構實現數據共享,2024年一季度就完成了473次跨境協查。

肖颯補充道,FBI可能還結合了其他技術手段,例如實名電話號碼、IP定位、生物識別等技術,成功確定資金歸集賬戶的實際持有人。

但僅僅鎖定鏈上地址並不意味著控制了相關資產,因為這批比特幣存儲在非托管錢包(Unhosted Wallets)中,即由個人而非交易所控制。要想真正實現控制或轉移資產,核心在於掌握私鑰。

對此,新加坡數字資產自托管技術服務商Safeheron綜合安全報告、歷史相關安全事件報道等,結合自身在密碼學與自托管錢包安全方面的經驗,對此次事件的技術脈絡進行了還原。

Safeheron的首席科學家Max He對每經記者分析了多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是通過控制相關責任人或獲取其憑證直接提取私鑰並完成轉賬;另一種可能是通過暴力破解“弱隨機數錢包”方式,直接恢復出錢包私鑰,進而可以直接轉移錢包資產。這在技術上已經被證明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據其介紹,2024年,由一群安全研究員發起的名為“MilkSad”的白帽行動(White Hack Project) 就系統性地梳理了這些“弱隨機數錢包”的生成機制、錢包類型及偽隨機數生成器(PRNG)的配置方式,並發現這些看似分散的錢包其實在生成方式上有共同的“指紋”——也就是同一類偽隨機數發生器(PRNG)留下的規律。(注:白帽項目指行業中以合法、正向、安全為目的,利用黑客技術來測試系統漏洞、防止攻擊、提升安全性的項目。)

談及具體攻破原理,Safeheron表示:“想象一下,這些存儲著約12萬枚比特幣的錢包是一個裝著錢的保險箱,要打開它,唯一需要的就是一把私鑰。正常情況下,這些比特幣私鑰采用密碼學安全隨機數生成器(CSPRNG)來生成,有2^256種組合(2的256次方),這是一個天文數字,所以能夠保證密碼是隨機、不可能被試出來。然而,這些錢包並不是使用‘真正隨機’的方法來生成鑰匙的,而是用了偽隨機數生成器(PRNG)。另外一個關鍵缺陷是種子僅設置為32 bit整數,使得私鑰空間的大小量級只有2^32,也叫弱隨機數錢包。這些錢包鑰匙雖然看起來很長,但其實可猜的范圍遠遠小於正常情況,因此可以被通過大量嘗試(‘暴力搜索’)把鑰匙找出來,從而打開保險箱把錢取走。”

嚴立新則從技術與法律實踐的雙重維度,推測出美國政府獲取私鑰的三種可能路徑:

一是污點證人的配合,這是跨國犯罪案件中最常見的方式——犯罪集團內部的技術負責人在司法壓力下,提供了錢包的助記詞或私鑰備份,畢竟,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

二是軟件漏洞的利用,通過釣魚攻擊獲取用戶的錢包客戶端數據,或利用Electrum等輕錢包的歷史安全漏洞,實現私鑰的遠程提取;

三是法律層面的證據鏈推定,美國法院在2023年的United States v. Harmon案中確立了控制推定原則——只要證明被告對存儲私鑰的設備具有排他性控制權,即可認定其為資產所有人,進而通過司法強制力要求其配合解鎖。

肖颯還提到了另外兩種可能:一是FBI在犯罪集團裡有靠譜的內應,成功取得了私鑰;二是美國英國、柬埔寨等國家火速進行執法合作,一口氣抄了主要犯罪嫌疑人好幾個家,把私鑰備份從某些硬件設備上搜出來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頁面生成: 0.043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