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首页
汽车新闻
汽车论坛
汽车买卖
车行
修理
视频
温哥华汽车黄页
加西网首页
推荐车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闻
《以法之名》大结局,不仅仅是...
方媛成功怀男胎?郭富城豪掷亿...
男子自驾出车祸致25岁女友截瘫...
警钟敲醒!中国电动车厂仅有15...
特斯拉全球最大超充站落地加州...
2025新车质量榜出炉 这品牌居首
"8块钱 睡一晚"是你看不到的折...
男子将私家车改成警车,与电动...
大理一幼童躺街上被快递货车碾...
19岁打工妹被撞飞山谷断颈亡 ...
"又大又美"法案过关 赢家输家...
"大又美"大赢家 富豪,化石燃料...
中国电动车自相残杀 "这些车企...
发动机故障 加国日产召回近4万辆
卡拉格悼念若塔:与他的妻子鲁...
选择语言:
English
|
简体
|
繁体
会员区
欢迎您
游客
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
汽车新闻
请回大神编剧,救活新《侏罗纪世界》没?
请回大神编剧,救活新《侏罗纪世界》没?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
或
分享到朋友圈
,谢谢!
2025-07-03
| 来源: 虹膜 |
转到微信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放大
缩小
|
收藏
|
打印
一个树宝
《侏罗纪世界》最新一部上映了。对我来说,该系列的每一部都没有很强期待,但我还是都愿意去看一下。
《侏罗纪世界:重生》(2025)
最新这一部所谓「重生」,谈不上好,但也不失望,我想来谈谈「侏罗纪」这个IP里面的门道。
这个系列电影正被困于一个自我延续的怪圈:拿不出真正新颖的创意,商业上还想延续,就只能不断重启,企图用新故事线开辟新局面。
或许这是怪兽类
科幻片
和恐怖片的必然归宿,隔壁的哥斯拉、金刚之类,都走这个路线。
先要说下,《侏罗纪世界:重生》也并不是真正的「重生」,而是所谓的软重启,故事世界观设定延续上一个三部曲,但引入了新的人物视角和场景空间。
而它的叙事精神,则是退守至1993年首部曲的结构,这好像更加体现了这个系列只能模仿过去、无法自我进化的窘境。
综合票房和口碑来看,《重生》不算差,合格水平吧,可能因为上一部实在太弱,所以只要重启就能摆脱失败阴影。
这次影片最大的卖点,是引入了变异和畸形的恐龙,特别是所谓「诱变龙」和「扭曲霸王龙」,这样一来,就将整个系列的科学设定,从克莱顿小说中尚有可信度的基因工程,进一步推向了纯粹的怪物创造领域。
这可以被看作是自《侏罗纪世界》的「暴虐霸王龙」以来,为奇观而升级趋势的逻辑终点。
与其说这是电影宇宙中的那家企业对「新景点」的需求,还不如说是现实世界中制片厂对新营销噱头的渴望。
二者在此重合了。
要讨论重启,先得说两个人,一个是系列的总掌舵人斯皮尔伯格,尽管看上去他在后续系列中的存在感不是很强,但他才是整个系列的方向把关人。
第二个人,是最新一部的编剧大卫·凯普,他也是90年代最早两部《侏罗纪公园》的编剧。
凯普有一个头衔很吓人,他是有史以来第四卖座的编剧,在
好莱坞
圈内地位极高。
大卫·凯普客串《侏罗纪公园2》
或许你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他执笔的大片作品,你一定看过无数。
凯普擅长写特效大片的剧本,这里要纠正一个偏见,就是认为大片剧本没有技术含量。倒不能这么说,大片剧本并不好写。
观众觉得大片卖点不在剧情,但如果剧情真的不好,特效再好电影也是看不下去的。只是大片剧本重点在于它的服务性和隐形性,写得好也不会被表扬。
比如说当年的《侏罗纪公园》,霸王龙的首次亮相被铺垫了将近一个小时,这种胃口的悬吊、节奏的把控,完全是编剧和导演的功劳。如果是平庸的剧本,观众早就忍耐不了。
《侏罗纪公园》(1993)
所以这次是斯皮尔伯格亲自请回了老搭档凯普。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要看到《侏罗纪世界3:统治》为什么不成功。因为观众想看比霸王龙「更酷」的电影怪物,系列后面的剧情也被逼着一次次升级,被迫创造出比「主题公园失控」更高的风险,逐渐催生了军事化的迅猛龙、黑市恐龙拍卖和全球生态灾难(蝗虫)等概念。
这些设定虽然升级了威胁,却显得非常荒谬,并与原作扎实的主题脱节。从根本上,电影类型从科幻警世
寓言
,被转变成了纯粹的生物恐怖片。
《侏罗纪世界3:统治》(2022)
于是斯皮尔伯格痛定思痛,心想,干脆就让这个系列重回「由角色驱动」的恐怖惊悚片路子,也就是1993年第一部《侏罗纪公园》的经典老路。
1993年《侏罗纪公园》横扫全球的威风历史就不用重复了,它的核心魅力除了率先引入逼真的恐龙,还在于一种「失控的恐怖」——人类的傲慢被自然的力量无情惩罚。
《侏罗纪公园》(1993)
后续的《侏罗纪世界》系列,尤其是后两部,逐渐淡忘了这种恐怖感,变成了恐龙满天飞的动作冒险片。凯普的回归,就是要将故事的重心从「恐龙危机」的广度,拉回到「人在恐龙面前」的深度和恐怖感上。
《侏罗纪世界》(2015)
凯普作为编剧有一个拿手好戏,就是「瓶中模式」,或者叫「瓶子电影」也行,bottle movie,这是一个
好莱坞
行话,指的是将故事的主要情节限制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封闭空间内,通过环境的压迫感和有限的资源来激化矛盾、塑造人物、推动剧情。
对于大片而言,这是一种独特的创作技巧。限制,带来创意。
当角色被困在一个狭小空间(一艘船、一栋房子、一座岛屿、一个失控的公园),逃生是唯一目标时,所有无关的旁枝末节都会被剔除。每一分钟的决策都事关生死,这能随时将观众的紧张感拉满。
也有助于强化人物塑造,因为在极限环境下,人物的真实本性、优缺点、内心的恐惧和勇气都会被无限放大。观众被迫与角色一同感受幽闭和绝望,从而产生更强的情感连接。
对编剧提出的规则是,不要依靠宏大的场景切换来制造噱头,必须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精巧的剧情设计、意外的反转,尤其是对环境的巧妙利用来吸引观众。
凯普擅长写这类电影,《零号
公寓
》《战栗空间》《秘窗》都是某种意义的「瓶子电影」。
科学家宣布复活已"恐狼" 电影《侏罗纪世界》回应
《侏罗纪世界:重生》:老套不可怕,难看才尴尬
【专访】《侏罗纪世界》导演爱德华斯:《哥斯拉》更像飓风,而《侏罗纪》是连环杀手
1993年的第一部《侏罗纪公园》,也是「瓶子电影」模式的教科书级案例:
故事发生的那个纳布拉尔岛就是一个巨大的「瓶子」,风暴的到来切断了所有与外界的联系。里面是一个中瓶子,即公园。当电力系统崩溃,整个公园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失控的狩猎场。
还有若干个小瓶子,比如霸王龙袭击的时候,所有角色被困在几辆观光车里,面对窗外的庞然大物,空间被压缩到极致。
再比如经典的厨房猎杀,是让两个孩子和两只迅猛龙被困在厨房这个狭小空间内,利用不锈钢厨具的反光、勺子落地的声音等环境元素,制造了无与伦比的惊悚感。还有最后的决战,是被限制在游客中心的大厅内。
凯普回归后的这部新电影,再次创造了若干个新的「瓶子」:大海孤轮、无人岛屿、废弃实验室、悬崖、山洞、通风管道、停机坪……
所以可以这么说,大卫·凯普的回归,是《侏罗纪》系列的一次「寻根」之旅。他的到来,意味着环球影业终于认识到,这个系列成功的基石并非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恐龙,而是那个由精巧剧本所构建的、能让观众在黑暗的影院里手心冒汗的「瓶子」。
重回起点的思路或许没错,但这次的执行效果,比较一般。
也有几场精彩的戏,但总的来说,不太满意的地方也不少。屡屡出现角色主动降智、作死的场景。
比如一头霸王龙就在旁边即将醒来,那个充气筏子是非要立刻打开不可吗?诸如此类。
而且这种降智还和早期作品的一些作死操作不一样。比如在《失落的世界》中偷走霸王龙幼崽,在《侏罗纪公园3》中偷走迅猛龙蛋,在《侏罗纪世界》中打开暴虐霸王龙的围场,在《失落王国》中因为一个克隆女孩的同情心而将所有恐龙释放到世界上……
《侏罗纪世界2:失落王国》
这些初始的意外,是推动情节的必要条件,但他们做那些事,并不纯粹是因为蠢,而是源于某种人性底层的动机。换一次再来,他们还会做一样的事。如果他们不做,也会有别人做。
本片的一些情节设计,确实是把角色写笨了。
下面我想说下,整个侏罗纪IP的发展,在今天所面临的结构性困境。先简单回顾一下前面六部。
伟大的《侏罗纪公园》绝对是悬疑和奇观的杰作,它的前提是根植于迈克尔·克莱顿小说的警世
寓言
:人类「扮演上帝」的傲慢,以及复杂系统(混沌理论)的不可预测性。
第二部《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就弱了不少,主题也从哲学恐怖转向了更直接的冲突——企业贪婪与环保主义的对抗。卖点变成了「更多恐龙,更多动作场面」,包括霸王龙在
圣地亚哥
的暴走,整个系列的可信度也开始放飞。
《侏罗纪公园3》是系列跌入谷底,情节被简化为在索纳岛上的一次简单营救任务。像是拿掉主题深度之后的第一部的低级翻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存恐怖叙事。其主要卖点是一个全新的、更强大的反派——棘龙,还有它和霸王龙的对决,这标志着系列向「怪兽互殴」模式的彻底转变。恐龙互殴也成了后续作品的不二法宝。
十多年后的《侏罗纪世界》也算一次软重启,它在情节结构上再次模仿了第一部,其主题则是对「大片消费主义」的元评论:公园(以及电影本身)需要一个更大、更酷的新噱头——暴虐霸王龙——来维持麻木观众的兴趣。
紧接着《失落王国》就严重滑坡了,结构和调性极为混乱,前半部分是孤岛灾难片,后半部分则变成了在洛克伍德庄园上演的「恐龙鬼屋」电影。它引入了动物权利、克隆人伦理和基因武器化等相互冲突且未充分展开的主题,情节变得复杂,并依赖于卡通化的反派。
第二个系列的第三部《统治》成为全系列的口碑最低点。影片几乎完全抛弃了前作结尾所铺垫的「恐龙进入人类世界」这个前提。取而代之的是,情节莫名其妙地聚焦于基因改造蝗虫威胁全球粮食供应,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延伸故事。
现在是又一次软重启。
要我说,侏罗纪IP这种周期性的衰退,也并非偶然,是一种结构性的必然结局。
每个三部曲都遵循着相同的轨迹:第一部,用新包装复制原作的成功模式;第二部,通过更黑暗、动作更密集的续集来升级风险,但同时也挑战了可信度;第三部,在前作的叙事膨胀和创意枯竭的重压下崩溃,沦为一部简单的怪兽电影,最终迫使系列重启。
这便是侏罗纪IP的「三部曲陷阱」。
因为侏罗纪IP最核心且无法解决的缺陷,就在于其基石元素——奇观感或敬畏感的消磨。
1993年原版电影的力量根植于一个史无前例的、令人惊叹的时刻:观众与角色一同首次目睹活生生的恐龙。这种敬畏感是影片的情感核心。然而,一旦恐龙在电影世界中成为已知事物,这种魔力便再也无法重现。之后的核心冲突便不再是关于创造生命的行为本身,而是关于对这些造物的管理。
主题不可避免地从「人与自然的不可预测性」转变为「以恐龙为道具或武器的人类内斗」。这种转变需要更通俗的反派(邪恶公司、军人、黑市商人)和更平庸的动机(贪婪、权力),从而迫使场面不断升级,以及失控。
而且该系列的智识内核也在不断退化。最早的《侏罗纪公园》(小说和电影)是建立在复杂思想之上的科技惊悚片:以混沌理论比喻不可预测性,警示科学领域中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以及探讨「能做」是否意味着「该做」的哲学问题。
续集系统性地简化了这些主题。对资本主义的复杂批判被简化为打倒一个简单的「邪恶公司」,而后续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对动物权利和武器化的讨论,则沦为赶时髦和浅尝辄止。
最新这一部,企图引入「科学属于谁」这个命题,但还是太潦草了。杂交恐龙的伦理问题也没有任何展开,虚有其表而已。
所以《侏罗纪世界:重生》的核心症结,除了一些技术性的毛病,更多是在于它无法克服这个系列的结构性bug,掉进了某种无法克服的循环。
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生」,只是在旧日的尸体上招魂。
一次真正的「重生」需要彻底放弃这种模仿和升级的循环。 尽可能在今天的世界里找到一个全新的故事来讲述,它由一个具备智慧和哲学矛盾性的主题所驱动、融合了充满巧思的恐怖奇观,这才是《侏罗纪公园》真正的DNA。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分享:
注: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英出土大规模恐龙足迹 有如"侏罗纪高速公路"
科学家宣布复活已"恐狼" 电影《侏罗纪世界》回应
【专访】《侏罗纪世界》导演爱德华斯:《哥斯拉》更像飓风,而《侏罗纪》是连环杀手
好戏 | "寡姐"的新片《侏罗纪世界》毫无深度,但......
1993 年《侏罗纪公园》是电影历史的转折点
《侏罗纪世界:重生》:老套不可怕,难看才尴尬
8岁女童国庆夜被炸身亡 元凶竟是邻居烟花
熊吃饱了!大温这网红公园部分关闭
中国旅行团在意大利被集体洗劫 仅20分钟
歼-15总设计师孙聪:未来的舰载机将会更智能
在大温这公园看今年最迷人流星雨
温哥华资深地产经纪 工作诚信认真
同脸不同命!一个被于正力挺 一个陷体寒"怪圈"
大温著名发廊 美发师都来自于日本
正在热播的3部烂剧,没有最烂只有更烂,一部没看真是慧眼识珠
房贷续期房奴还不起?TD报告这样说
您可能也喜欢
这温哥华社区大动作 住房数量翻倍
"本科摆摊"博主称被要求删视频,高校回应
太逗了,菲律宾劝中国放弃核武器.....
民调:近40%美国人支持马斯克建党
擦掉记忆 这款药物会让人变"僵尸"
Meta AI大包:20000000美金 码农堪比NBA球星?
心碎 致命山洪致27人丧生数十失踪
温哥华资深地产经纪 工作诚信认真
又一位25岁美女网红去世 死因成谜
《以法之名》直到陈胜龙控制柳韵,才知许言午的真实身份有多狠
49岁马伊琍街头素颜照 细看被她的真实美破防了
打破那扇窗之后中国就有救了吗?
下周定!温市府要将小街限速30公里
俄军距扎波罗热仅26公里 泽连斯基急召军会
大温摩托车汽车相撞 摩托车手惨死
振龙电器 各类热销家电 种类齐全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页面生成: 0.0371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2 秒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网为
北美中文网
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