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無限商機,北美中文網與您共同前進
推薦車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聞
警鍾敲醒!中國電動車廠僅有15...
特斯拉全球最大超充站落地加州...
2025新車質量榜出爐 這品牌居首
"8塊錢 睡一晚"是你看不到的折...
男子將私家車改成警車,與電動...
大理一幼童躺街上被快遞貨車碾...
19歲打工妹被撞飛山谷斷頸亡 ...
"又大又美"法案過關 贏家輸家...
"大又美"大贏家 富豪,化石燃料...
中國電動車自相殘殺 "這些車企...
發動機故障 加國日產召回近4萬輛
卡拉格悼念若塔:與他的妻子魯...
瘋了 男子在行駛BC渡輪上開特斯拉
利物浦球星若塔因車禍喪生 年...
新婚2周 足球明星裘達車禍亡 ...
選擇語言:  
English | 簡體 | 繁體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任正非] 81歲任正非:戰斗,是唯一的答案 .....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創業不老

2016年,任正非接受媒體采訪,談及華為成功的秘訣,他說:“華為堅定不移28年只對准通信領域這個‘城牆口’沖鋒。華為只有幾十人的時候就對著一個‘城牆口’進攻,幾百人、幾萬人的時候也是對著這個‘城牆口’進攻,現在十幾萬人還是對著這個‘城牆口’沖鋒。”

但通信領域這個“城牆口”具有很強的延展性,可以覆蓋到數字能源、智能汽車、消費者終端、軟件基礎設施等一個又一個“城牆口”。在這些新業務的布局上,任正非依然是靈魂人物。


2014年,智能手機在國內基本普及,手機等消費者終端業務卻一度不在華為的戰略主航道內。也是在那時,很多人認為:任正非老了,還是傳統的“管道工”思維,覺得終端不是公司重點,做終端只是為了把華為的管道撐大。就在這時,任正非接受了《福布斯》的專訪,談到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等當時最新的熱點,並提出華為消費者業務要敢於5年內超越10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說華為out的人落空了,任正非和華為與時俱進的能力不能低估。”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常務副院長方興東寫文章記錄了當時的心情。

華為鴻蒙操作系統(以下簡稱鴻蒙)的發展也離不開任正非的強力支持。鴻蒙正式立項於2016年5月,但真正迎來發展的轉折點要到2018年初。

鴻蒙負責人王成錄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鴻蒙剛開始是在軟件部內部立項,直到2017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快速增長,以20.4%的市占率首次登頂中國第一。任正非卻很擔心:業務怎麼增長這麼快?有沒有風險?抱著疑問,任正非帶著助理逐個聽各個部門的匯報。




·2019年10月18日,王成錄在2019中關村論壇上演講。

在華為北京研究所,王成錄代表軟件部門匯報。他向任正非傳遞了一個想法:將來,華為消費者業務可能做到上千億美元收入,規模越大,越經不起波動;根基不在自己手裡,太危險。聽完王成錄的想法,任正非說:好啊,鼓勵你們(把鴻蒙)裝到車裡,裝到電視裡。

任正非的認可意味著什麼?只有結合當時業內的發展才能理解——彼時,國內市場被安卓和IOS瓜分殆盡,阿裡、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已研發軟件操作系統四五年,卻遭遇重重困難。華為高層雖然覺得鴻蒙的技術方向很好,但也認為實現難度太大。


不過,在王成錄向任正非匯報後,鴻蒙項目從軟件部內部項目升格為公司項目。

“他老人家骨子裡是很開放的。”王成錄這樣評價任正非,在他看來,任正非的認可還有一重要意義,“我們有機會去打造華為消費者業務未來20年的底座”。事實也的確如此,幾年後,華為入局智能汽車市場,部分產品正是搭載的鴻蒙。



·2025年6月16日,江蘇常州,華為鴻蒙智行新能源汽車銷售門店。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頁面生成: 0.035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