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無限商機,北美中文網與您共同前進
推薦車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聞
特斯拉正式進軍印度 分析師:首...
《以法之名》中,屢屢違紀的洪...
《紅色沙漠》重映:工業文明下...
中國工程師住特斯拉 3年省10萬元
讓特斯拉直接損失1.7億 張女...
投資者敦促特斯拉收購Unplugge...
摩托車撞汽車 BC渡輪碼頭嚴重受阻
致命車禍 汽車沖出大溫這條上山路
南加10號高速致命車禍!大卡車...
特斯拉車頂維權女車主二審敗訴...
美宣布印航空難初步調查結果:...
美B-1B槍騎兵轟炸機大躍進 成...
復制電動車成功模式?美中太空...
在夏日,紀念一位普通的宿舍管理員
轟動 大溫全新天車要上路民眾圍觀
選擇語言:  
English | 簡體 | 繁體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從中東盟友變仇人!美伊"翻臉46年"愛恨關系曝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伊朗德黑蘭民眾抗議美軍襲擊核設施,背景中的海報畫著伊朗士兵准備進攻以色列領土。

美國總統川普於6月21日宣布對伊朗展開空襲,標志著美伊敵對關系再度升溫。美國伊朗之間原本是戰略盟友的外交關系,然而自從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卻開始對立,如今雙方已敵對長達46年,日媒《朝日新聞》回顧雙方從友好轉為仇敵的歷史脈絡,並解析當前沖突的背景。


冷戰時期的盟友關系

美伊關系最初並非劍拔弩張。冷戰期間,美國為防堵蘇聯勢力南下,將伊朗視為中東「防衛線」的重要一環,全力支持當時的巴勒維王朝。伊朗以石油收入大舉采購美制武器,成為稱霸中東地區的主要軍事強權,甚至被稱為「波斯灣憲兵」。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成為伊朗開始走向反美之路的起點。


伊斯蘭革命改變一切

1979年,伊朗巴勒維國王(Mohammad Reza Pahlavi)遵循美方意願推動西化改革,卻引發國內民怨。全國抗爭爆發後,國王流亡至埃及,而流亡到法國的什葉派宗教領袖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返國,建立伊斯蘭政權。何梅尼痛斥美國為「大惡魔」,全面走向反美路線。

同年底,因美國接納生病的巴勒維國王,憤怒的伊朗學生占領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扣押外交官長達約450天,成為美國對伊敵視的開端。


國際孤立與武裝對立

1980年伊朗伊拉克爆發戰爭,美國選擇支持伊拉克的海珊政權,擔憂伊朗革命外溢。此後,美國采取「雙重圍堵」戰略,同時遏制伊拉克伊朗。即使伊朗改革派總統哈塔米(Mohammad Khatami)於1997年上台並推動對話外交,美伊關系仍無重大突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頁面生成: 0.030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5 秒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