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無限商機,北美中文網與您共同前進
推薦車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聞
特斯拉正式進軍印度 分析師:首...
《以法之名》中,屢屢違紀的洪...
《紅色沙漠》重映:工業文明下...
中國工程師住特斯拉 3年省10萬元
讓特斯拉直接損失1.7億 張女...
投資者敦促特斯拉收購Unplugge...
摩托車撞汽車 BC渡輪碼頭嚴重受阻
致命車禍 汽車沖出大溫這條上山路
南加10號高速致命車禍!大卡車...
特斯拉車頂維權女車主二審敗訴...
美宣布印航空難初步調查結果:...
美B-1B槍騎兵轟炸機大躍進 成...
復制電動車成功模式?美中太空...
在夏日,紀念一位普通的宿舍管理員
轟動 大溫全新天車要上路民眾圍觀
選擇語言:  
English | 簡體 | 繁體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特朗普] 稀土這麼厲害 習為何沒早點對川普打出這張牌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第三,中國內部 “市場換技術”的思路慣性還很強大,可能也影響了北京的稀土決策。“市場換技術”是中國實行開放後一直奉行的引資策略。中國有十幾億人的龐大市場,西方有技術,用中國的比較優勢換西方的比較優勢,雙方都獲益。盡管在拜登時期,美中從過去的戰略接觸變成了戰略遏制和競爭,兩國關系顯著惡化,但北京仍寄希望於吸引蘋果、特斯拉、高通等美國大企業在華“深扎根”,來制衡華盛頓的遏制。可北京不明白,這個策略的有效性此時大大下降,因為美國中國的戰略遏制不只是拜登政府,也是華盛頓的兩黨共識乃至幾乎整個美國社會。所以這些企業雖然享受了中國市場的好處,但不太可能去游說華盛頓減輕對中國的技術打壓,或者它們的游說沒有起到多大作用。可以說,過度依賴所謂的“美企+中國市場綁定”邏輯,反而容易放棄稀土這張更果斷和有效的戰略反制工具。



(資料照片 中美倫敦談判)


不輕易打出的牌


此外,也許北京還有其他考慮,比如我前面提到的貼文留言,稀土的管控機制在拜登時期尚未建立好,以及擔心打稀土牌引發美國的全面反制。拜登政府喜歡聯合盟友搞“友岸外包”,如果北京用稀土過早“開火”,可能會被華盛頓解讀為對全球供應鏈的政治化威脅,進而促使西方集體加速“去中化”,北京不願過早刺激這種聯動機制。但至於擔憂西方集體加速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現在來看,並非容易做到。


中國外交的底色是維持全球貿易穩定和避免硬脫鉤。北京在川普對全球發動對等關稅戰後,才對美國進行稀土管制,看上去更像是把稀土作為最後的威懾手段,而不是輕易打出的牌。然而,從上述分析看,如果早點打出這張牌,雖然未必在戰術上立刻有效,但在戰略上原本應更早使用,很可能迫使美國國防工業、航天部門面臨“現實威脅”,倒逼華盛頓在某些環節放松限制;同時給中國芯片產業爭取更長時間窗口,讓光刻機、EDA軟件、先進制程不至於被全面封死那麼早。有一種觀點認為,早幾年如果對美稀土反擊,中國芯片和替代產業鏈還很弱,容易被“雙殺”,如今華為、中芯國際等已有部分突破,中國就有更多底氣采取對等反制。然而,這種看法沒有看到,若美國因為稀土卡脖子而對中國放松某些半導體限制,華為、中芯等中國企業不就可以更早取得技術突破,與美國對抗更有底氣?

北京因為誤判沒有在拜登時期打稀土牌,喪失了原本可能在戰略節奏上爭取的先機,雖然如今將稀土“武器化”似乎也不太晚,但華盛頓也在積極部署“去中化”戰略物資供應鏈,在雙方都亮出了“絕殺”武器後,或許,真正的對抗期才剛剛開始。
1     已經有 6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
    評論1 游客 [五.教.子.不] 2025-06-18 01:15
    招雖有用,但是太土。咱是紳士,不是“土供”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頁面生成: 0.039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