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无限商机,北美中文网与您共同前进
Car Listing
Signature Mazda
Recent
News
特斯拉正式进军印度 分析师:首...
《以法之名》中,屡屡违纪的洪...
《红色沙漠》重映:工业文明下...
中国工程师住特斯拉 3年省10万元
让特斯拉直接损失1.7亿 张女...
投资者敦促特斯拉收购Unplugge...
摩托车撞汽车 BC渡轮码头严重受阻
致命车祸 汽车冲出大温这条上山路
南加10号高速致命车祸!大卡车...
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二审败诉...
美宣布印航空难初步调查结果:...
美B-1B枪骑兵轰炸机大跃进 成...
复制电动车成功模式?美中太空...
在夏日,纪念一位普通的宿舍管理员
轰动 大温全新天车要上路民众围观
Select Interface Language:  
English | 简体 | 繁体
User Zone  
no avatar
Welcome 游客
Login
Register

美国重税围堵中国电车,欧盟为何没跟....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签署《调整美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进口》行政令,以所谓“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高达25%的关税(墨西哥、加拿大(专题)及“美国成分”汽车获得部分豁免)。然而,4月10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欧盟中国已同意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取代欧盟2024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方案。这一举措表明,欧盟并未跟随美国同步收紧对华关税政策,而是选择通过设定兜底策略,在双方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主动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的强制性关税制裁。

“陪跑”美国效果不佳

欧盟此次未继续对华加征关税,正是汲取了此前效仿美国对华贸易施压策略失利的教训,果断止损,以避免进一步经济损失,并寻求更加务实的经贸合作路径。


欧盟配合特朗普第一任期对华施压效果并不理想。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以“301调查”为由,打击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对约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清单中电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赫然在列。同期欧盟虽对中国电动汽车维持10%的标准税率,但自2017年底起,欧盟就启动了对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2019年1月,相关中国企业最终被裁定需缴纳为期五年、税率为18.8%~79.3%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欧盟此阶段的相关举措与美国对华实施的强硬贸易政策遥相呼应,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对美战略的一种附和。即便如此,中国电动自行车对欧盟出口并未因此受到明显阻碍,去年欧盟电动自行车整体进口显着下滑情况下,中国甚至成为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国。

进入拜登政府时期,欧美几乎同步采取了对华更加严格的贸易政策。去年5月,美国为打压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对华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并将锂电池关税提高至25%。去年10月,欧盟也正式执行新的电动汽车关税政策,在原有10%税率基础上,根据不同企业情况,加征17%~35.3%的五年惩罚性关税。此外,拜登任内乌克兰危机爆发,地缘政治紧张显着增加了欧盟对华负面战略认知,促使欧美一致对华施压。但是,关税实施虽导致短期销量波动,但未能阻挡中国电动与混动车型的整体出口增长趋势。中国欧盟的电动汽车出口去年12月迎来逆转,出口量回升至3万多辆,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下滑态势。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欧盟新能源车的出口已基本回到了加征关税前的状态。


欧盟内部对于是否继续“随美起舞”分歧明显。德国西班牙曾明确反对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两国的汽车工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加税将直接损害其经济利益。荣鼎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欧盟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关税未能改变中国品牌的价格竞争力。即使征收30%的关税,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在欧盟市场仍可获得约4700欧元/辆的利润溢价。并且,中国已在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中占据核心优势,从原材料开采到电池组装,凭借规模经济与技术优势,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成本还将持续下降。各大车企也正加快在欧建厂,以减轻关税冲击。因此,欧盟短期内难以实现全面替代。去年欧盟仍是中国最大电动汽车出口市场,占比近30%。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汽车关税政策扰动全球车市。图为2025年4月27日,上海港一码头停放的大批等待出口的电动汽车。

清洁能源转型亟需中国技术支持

欧盟绿色新政设定,到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要比1990年减少55%,欧盟理事会要求,2035年起欧盟境内所有新车须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并禁止内燃机汽车的销售。这些目标固然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划定了清晰日程,但刚性时间设置也暴露出欧盟在技术、产业链等方面相较中美的劣势。短期内,欧盟仍需兼顾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但对传统工业的保护又使其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陷入“时间线焦虑”。欧盟既需要兑现碳中和承诺,满足绿色消费需求,又不得不为传统燃油车企预留转型缓冲期,这种两难处境客观上延缓了欧盟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整体升级。欧盟唯有回归技术开放,以更包容的姿态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才能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加速产业链协同升级,真正在全球电动化竞争中重塑优势地位。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延伸阅读
    _RELATED_NEWS_MORE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Security Code *: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Page Generation: 0.0621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4 Seconds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