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無限商機,北美中文網與您共同前進
推薦車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聞
2025新車質量榜出爐 這品牌居首
"8塊錢 睡一晚"是你看不到的折...
男子將私家車改成警車,與電動...
大理一幼童躺街上被快遞貨車碾...
19歲打工妹被撞飛山谷斷頸亡 ...
"又大又美"法案過關 贏家輸家...
"大又美"大贏家 富豪,化石燃料...
中國電動車自相殘殺 "這些車企...
發動機故障 加國日產召回近4萬輛
卡拉格悼念若塔:與他的妻子魯...
瘋了 男子在行駛BC渡輪上開特斯拉
利物浦球星若塔因車禍喪生 年...
新婚2周 足球明星裘達車禍亡 ...
離奇!達美波音737降落才知"機...
德媒:中國電動車泡沫即將破裂 ...
選擇語言:  
English | 簡體 | 繁體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新冠疫情] 關於新冠疫情防控與病毒溯源中方行動和立場 全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1年3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召開成員國信息通報會和新聞發布會,正式通報全球新冠病毒溯源研究中國部分工作有關情況,並在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正式發布《世衛組織召集的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國部分——世衛組織-中國聯合研究報告》。

自2021年至今,世界衛生組織新啟動組建了新型病原體起源國際科學咨詢小組(SAGO)。其間,中國按照《世衛組織召集的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國部分——世衛組織-中國聯合研究報告》中的下一階段研究計劃,持續統籌資源,在流行病學、分子流行病學、動物與環境乃至實驗室檢查等方向開展了全面深入調查研究和分析,相關進展和結論已由中方科學家通過與世界衛生組織和SAGO報告交流或通過在國際國內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等方式,與國際科學界和同行進行了分享。

截至目前,尚無任何證據與《世衛組織召集的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國部分——世衛組織-中國聯合研究報告》結論相悖。可以認為,在中國開展的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已經結束。


世衛組織召集的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國部分取得豐富研究成果,整個過程中的科學發現和工作范式為在其他國家開展更廣范圍的溯源工作提供了基礎和指導。

病毒溯源問題是科學問題,不應將其政治化和污名化,應鼓勵多國科研機構和專家學者分享證據,開展系統研究。尤為重要的是,應防止類似新發傳染病發生大流行,再次危及人類健康和安全。

(二)中國公開透明發布新冠病毒溯源進展

2020年,中國科學院等多個團隊對新冠病毒共祖時間反推分析顯示,中國武漢的疫情較可能出現在2019年11月中旬到12月初之間,與首例報告病例的發病時間12月8日高度吻合。

2021年的聯合研究結束後,中國科學家再次對7.6萬份醫療機構篩查記錄以及174例早期病例進行時空分布分析,進一步證實2019年10月至12月初武漢未出現異常呼吸道疾病聚集現象。


2022年,中國科學家針對武漢從2019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43850份獻血樣本開展血清學和流行病學分析,未發現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表明2019年12月之前武漢當地沒有新冠疫情。

中國國內多個研究團隊對全國蝙蝠、穿山甲、野鳥、野豬、貉等野生動物以及養殖的家畜家禽樣本共計8萬余份開展了系統的檢測,樣本采集時間跨度自2017年至2021年,未發現新冠病毒在中國境內的野生動物和家畜家禽中傳播。2020年初,中國醫學科學院團隊針對武漢及其周邊地區蝙蝠種群篩查,未檢出與新冠病毒相關的基因序列,基本排除新冠病毒起源於武漢周邊野生動物的可能性。


2023年,中國疾控中心發表論文,顯示疫情初期對華南海鮮市場采集的457份動物樣本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923份環境樣本檢測結果顯示74份樣本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對分離的3株病毒開展測序,結果顯示其基因組與早期病例基因組同源性為99.9%-100%,提示為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排毒造成。

2020-2022年間武漢以外多地發生的聚集性疫情的溯源結果提示境外冷鏈物流傳入的可能性。2020年6月和7月先後在北京市新發地、大連市發生新冠疫情。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北京市連續56天沒有本土疫情,大連市連續111天沒有本土疫情,且該輪疫情北京早期病例主要集中在新發地市場水產區域的售賣人員,大連早期病例主要集中在海鮮公司的水產品加工車間工人。多項溯源調查證據提示,病毒源頭均指向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通過冷鏈運輸帶入中國

2020年9月24日,青島市發現兩名裝卸工人感染新冠病毒。兩例病例無旅行史,亦無與其他病例的接觸史,唯一能建立流行病學聯系的是他們均在2020年9月19日從事過同一批進口冷凍食品的裝卸工作。從該批冷凍食品外包裝的多份樣本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並通過全基因測序分析證實該批冷鏈食品外包裝污染的新冠病毒為兩例病例感染的病毒來源,且冷鏈外包裝上分離培養出新冠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由此證明冷鏈運輸是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

回顧在疫情初期武漢早期病例主要發生在華南海鮮市場水產品銷售區域的情況,2019年末發生在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疫情存在著通過冷鏈由境外引入的可能性。

上述系列研究成果在《世衛組織召集的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國部分——世衛組織-中國聯合研究報告》和《柳葉刀》《自然》《細胞》《國家科學評論》《科學報告》《病毒進化》等國際期刊陸續發表,以堅實的實驗數據支持了新冠病毒在中國引入人類的四種途徑的可能性評估結論,即:人獸共患病直接溢出是“可能到比較可能”的途徑,通過中間宿主引入是“比較可能到非常可能”的,通過冷鏈引入是“可能”的,通過實驗室引入是“極不可能”的。這種全程公開、持續協作的立場,彰顯了中國對科學精神的堅守和對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責任。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頁面生成: 0.0364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1 秒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