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無限商機,北美中文網與您共同前進
推薦車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聞
特斯拉正式進軍印度 分析師:首...
《以法之名》中,屢屢違紀的洪...
《紅色沙漠》重映:工業文明下...
中國工程師住特斯拉 3年省10萬元
讓特斯拉直接損失1.7億 張女...
投資者敦促特斯拉收購Unplugge...
摩托車撞汽車 BC渡輪碼頭嚴重受阻
致命車禍 汽車沖出大溫這條上山路
南加10號高速致命車禍!大卡車...
特斯拉車頂維權女車主二審敗訴...
美宣布印航空難初步調查結果:...
美B-1B槍騎兵轟炸機大躍進 成...
復制電動車成功模式?美中太空...
在夏日,紀念一位普通的宿舍管理員
轟動 大溫全新天車要上路民眾圍觀
選擇語言:  
English | 簡體 | 繁體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烏克蘭危機] 陸媒:美國實際上是把烏克蘭當"戰敗國"處理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4月1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會見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時作出復活節休戰的決定:從莫斯科時間4月19日18時起至4月21日0時止,停火為期30小時。

雖然美國國務院對停火表示歡迎,但短短30小時的停火期內,俄烏雙方都指責對方沒有遵守停火提議——俄方指控烏軍發起上百次攻擊並動用美制武器系統,烏方則反指俄軍在庫爾斯克等地持續發動進攻。

這種戰場與談判桌的割裂局面,不禁令外界質疑:這場沖突到底何時、以何種方式才能結束?


就在不久前,美國烏克蘭事務特使凱洛格在接受《泰晤士報》采訪時說到,烏克蘭可以參考二戰後柏林的分區模式,大致分為三塊管控區域:俄羅斯控制烏東四州,英法控制西部和南部地區,烏克蘭控制首都基輔以及中部、北部地區。

在凱洛格的構想裡,英法為主的“保障部隊”駐扎在第聶伯河以西,這樣就對俄羅斯“不構成挑釁”;烏克蘭控制基輔和第聶伯河以東;俄羅斯控制烏東四州;交火線沿線建立30公裡寬的非軍事區。

他以戰後柏林的四國分管為例,“當時柏林有俄羅斯區(實際上是蘇聯區)、法國區、英國區以及美國區”,以證明分管的可行性。不過他馬上在X平台上澄清:柏林分管只是比方,美國不會派遣任何地面部隊到烏克蘭。在柏林分管裡,英國區和法國區是兩個互相獨立的區,也不存在“德國區”,所以確實只是比方,不能直接比照。

問題也正在這裡:戰後柏林被迫接受分管,是因為德國是戰敗國,柏林乃至整個德國都在戰勝國的軍管之下,德國沒有發言權。凱洛格實際上是把烏克蘭當做戰敗國處理了,而英國法國並非戰勝國,美國則是“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可悲的是,這差不多是烏克蘭的真實現狀。

俄烏沖突已經打了三年多了,而如今西方輿論只有在繞不過去的時候,才會提到烏克蘭

戰爭到底從2022年2月開始,還是應該從2013年12月廣場革命算起,抑或應該從1991年12月蘇聯解體算起,只有留給歷史學家去爭論。但不爭的事實是,戰爭至今沒有結束,而且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以什麼方式結束。

烏克蘭希望的終局是:

1.恢復1991年邊界,拿回對烏東四州和克裡米亞的控制

2.加入北約,確保未來安全


3.加入歐盟,確保未來的經濟和文化發展

俄羅斯希望的終局是:

1.烏東四州和克裡米亞永久加入俄羅斯

2.烏克蘭永遠不得加入北約


3.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

美國歐洲希望的終局已經說不清楚了,從一邊倒支持烏克蘭的一切要求,到不再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到支持不顧烏克蘭領土損失的就地停火,一直在變。說到底,美國歐洲希望的終局與烏克蘭關系不大,重點在於“普京必須垮台”,拜登(专题)信誓旦旦的時候並不只是在嘩眾取寵。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歷過非常困難的一段時期。普京從葉利欽手裡接任的時候,俄羅斯遍體鱗傷、萎靡不振,因此普京曾誓言,“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盡管普京沒有重建蘇聯式的超級大國,但俄羅斯確實重新站起來了,甚至在美歐的極限制裁下也沒有倒下。

在珍珠港事變後,美國戰略思維最大的轉變是:不再關注對方的動機,轉而關注對方的能力。動機是會誤判的,只要能力存在,就可能因為對動機的誤判而造成戰略災難。這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現代國際政治版。

作為美國圈子裡的跟班,歐洲也采納美國式的戰略思維。

因此,不管俄羅斯的動機如何,重新強大本身就是“罪”。普京曾經希望融入歐美,甚至加入北約,對於西方都是無用的姿態。重新倒下、再也站不起來的俄羅斯才是好俄羅斯

當然,俄羅斯不那麼想,甚至要重新確立勢力范圍。

對於普京來說,俄羅斯的目的其實沒有變:完成烏克蘭的去納粹化和去軍事化,或者不再具備對俄羅斯敵對的能力。沒錯,俄羅斯也采納了美國的“看能力,別看動機”的戰略思維。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頁面生成: 0.036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