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無限商機,北美中文網與您共同前進
推薦車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聞
半掛車為逃避追查側翻: 執法車...
2起空難致346人死亡,波音免遭...
免遭起訴,波音公司與美司法部...
日本防范大地震來襲 將電動車...
中國最大電動車廠也躲不過車業...
廈門車禍"奇跡寶寶"11歲了,現...
小米SU7重點城市銷量超越Model...
特斯拉FSD再曝問題 車輛直路突...
美參院推翻加州禁售燃油車計劃...
比亞迪在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首...
疑不滿妻子外遇 30歲醋夫爆氣...
快訊:川普政府正式接收卡塔爾...
新能源車步入"中年危機" 維保...
短暫回春後再度暴跌 特斯拉為...
寧德時代香港首日上市 股價收...
選擇語言:  
English | 簡體 | 繁體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美股] 美股持續上漲 腐蝕科技巨頭決策力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種唯財務數據馬首是瞻的業務拓展思維,在美國許多上市企業內一直存在,且不時遭人詬病。近期的顯著案例就有波音,它制造的客機頻頻出問題,一般認為就是因為高層管理人員長期以來更關心財務指標,以至於理應是公司核心崗位的工程師,在高層職位中的地位竟然下降了,並因此影響客機安全標准。

隨著美股不斷攀升,許多上市公司高層對於股價表現和財務報告,都看得比其他關乎業務和產品發展的信息更重要。為了確保股價維持在高位,公司可隨時陷入管理學上所說的“柯達(Kodak)時刻”困境。對於當年柯達公司的沒落,傳統看法是歸咎於未能發現即將到來的數碼影像制作技術變革。但學界就指出,柯達其實自1970年代以來,就一直在探索研究數碼成像,是華爾街迫使公司要繼續從攝像膠片業務中獲利,無視消費者愈發明顯地轉向數碼影像的趨勢,畢竟公司高層很難向股東交代,決定舍棄當時還能提供厚利的原有產品業務,去投入還無法確認創收的新興業務。

很顯然,美國科技界對於DeepSeek的到來一度措手不及,不能單從中美之間的科技競爭來看,而理應要探討美國科技界高層,是否已經被持續上揚的股市沖昏了頭,正逐漸步上類似於柯達和波音等品牌企業走向沒落的後塵。
1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頁面生成: 0.038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