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无限商机,北美中文网与您共同前进
推荐车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闻
美参议员就客机"掉门"事件对航...
波音及空客使用了中国假货?正在查
墨西哥当选总统车队发生车祸,...
细思极恐!买了国产电车 总觉车...
10年监禁!窃取特斯拉技术 1加...
全球第一辆Cybertruck警车 配...
大温惊魂车祸两人伤 电线杆都飞了
男子与小三车震 遭特斯拉功能出卖
主人车祸被困谷底 狗狗狂奔找救兵
中国回应电动车遭欧盟加税:一...
最高接近50%!欧盟宣布对这征关税
调查:80%德企赞成对电动车加税
特斯拉争议最大的功能,要被禁...
四川路边国产电动车自燃 传司...
她3个孩子被富三代撞死,丈夫自...
选择语言:  
English | 简体 | 繁体
会员区  
no avatar
欢迎您 游客
登录
免费注册

不提申请逮捕哈马斯领袖 中国选择性报道引网民不满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不提国际刑事法院对哈马斯领袖的逮捕申请,中国社媒的选择性报道引起网民不满 https://t.co/4xRU7FLMGX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May 21, 2024

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的一位检察官星期一(5月20日)以战争罪为由申请了对以色列和哈马斯领导人签发逮捕令。中国官方媒体在其社媒平台发布消息时只提及以色列,却省略了哈马斯。这种做法引起了一些网民对官媒报道客观性的质疑。

ICC检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星期一说,由于战争罪行的相关指控,他正在申请对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以色列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Yoav Gallant)以及三名哈马斯领导人签发逮捕令。三人分别是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Yahya Sinwar)、哈马斯下属军事部门卡桑旅指挥官穆罕默德·马斯里(Mohammed Al-Masri)以及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Ismail Haniyeh)。


针对哈马斯领导人的指控包括要求他们对包括毁灭和谋杀、绑架人质、实施酷刑、强奸和其他性暴力在内的罪行负责。针对内塔尼亚胡和加兰特的指控包括要他们对利用让平民饥饿作为战争手段、任意导致巨大痛苦和任意杀人或谋杀等罪行承担责任。ICC的一组预审法官将根据相关证据决定是否核发逮捕令。

中国的新华社在微博和微信上发布这则新闻的时候,省略了对哈马斯领导人的逮捕申请:“新华社快讯: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20日就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加兰特涉嫌战争罪申请逮捕令。”

在微博上,话题“以色列总理涉嫌战争罪被申请逮捕令”一度登上了热搜榜榜首。在以亲巴勒斯坦甚至是亲哈马斯为主流的中国互联网上,这个消息引发了一阵欢呼。

“太及时,太解气了,” 民族主义评论员司马南在微博上写道。

“好消息,希望早日逮捕,” 一条收获了超过1.2万点赞的微博留言写道。

自从哈马斯去年10月发动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以来,北京从未公开选边,但其控制的官媒和部分外交官们多次批评了以色列对加沙的轰炸,并指责美国给予以色列的帮助。

一些社媒用户对新华社等官媒星期一发布的新闻没有提及哈马斯感到不满。

“国际刑事法院的检察官明明同时以战争罪申请逮捕哈马斯团伙的三个首领,及以色列总理和国防部长,为什么新华社在报道中根本不提逮捕哈马斯团伙的三个首领?新华社为什么要选择性报道?想忽悠谁呢?” 一位微博用户写道。


“最悲催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信息总是片面的局部的。导致我们国人不能正常思考问题,” 另一位用户写道。

微博博主“还是韦恩”贴出了新华社发的帖文,并将其与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日本广播协会NHK在X上发布的帖文做对比。只有新华社的帖文没有提及哈马斯。

美国之音浏览新华社网站上的原文发现,该报道包括了哈马斯的部分。但新华社在其社媒上发布的内容中却没有。


ICC是一个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组织。该组织2002年根据《罗马公约》成立,目前拥有124个成员国。不过,美国中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都没有加入该法院。

ICC本身没有警力和执法力量,不能直接逮捕任何人,但一旦其通缉的个人入境任何一个成员国,都有可能遭到逮捕和监禁,并被移交到国际刑事法院在海牙的拘留中心。嫌疑人的财产会被冻结,也会被执行刑期。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前主编胡锡进称针对以色列的逮捕令申请“开创了历史”。“这是美国的西方盟国领导人第一次遭到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威胁。” 他在微博上写道。

以色列和哈马斯都发表声明反对了针对他们领导人的逮捕令。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 也为以色列作出了辩护,称法院此举令人愤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则在星期二(5月21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希望国际刑事法院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依法行使职权”。

2023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发布了针对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和俄罗斯儿童权利专员玛丽亚·利沃娃-别洛娃(Maria Lvova-Belova)的逮捕令,指控他们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负有非法驱逐和绑架乌克兰儿童的责任。

北京当时呼吁法院“尊重国家元首依据国际法享有的管辖豁免”,并敦促法院“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页面生成: 0.0332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26 秒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