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無限商機,北美中文網與您共同前進
推薦車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聞
美參議員就客機"掉門"事件對航...
波音及空客使用了中國假貨?正在查
墨西哥當選總統車隊發生車禍,...
細思極恐!買了國產電車 總覺車...
10年監禁!竊取特斯拉技術 1加...
全球第一輛Cybertruck警車 配...
大溫驚魂車禍兩人傷 電線杆都飛了
男子與小三車震 遭特斯拉功能出賣
主人車禍被困谷底 狗狗狂奔找救兵
中國回應電動車遭歐盟加稅:一...
最高接近50%!歐盟宣布對這征關稅
調查:80%德企贊成對電動車加稅
特斯拉爭議最大的功能,要被禁...
四川路邊國產電動車自燃 傳司...
她3個孩子被富三代撞死,丈夫自...
選擇語言:  
English | 簡體 | 繁體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這四人組合,是中國法學教授們的最小單位堡壘(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趙宏看完全文的最大感受是,《修訂草案》在原本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處罰范圍和處罰力度,應受處罰的行為從原本的的54條增加到了62條,而行政拘留幾乎適用於所有應被處罰的行為。它們共同增加了法網的經緯,將其編織得更小更密。

這意味著,“很多人可能一不小心就違法了。”比如新增的第56條規定私拆包裹也可被行政拘留,草案公布那天,因為快遞員送錯了,趙宏就不小心拆了鄰居的包裹。

“你拆個快遞、和鄰居吵架、裝修發出噪音,這都有可能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一旦留下被拘留的記錄,就不能考研、考公、評優,甚至影響三代,會改變很多人的人生軌跡。”趙宏說。她在過去的幾年裡一直呼吁治安管理處罰記錄消除制度,郵箱裡經常收到很多與此相關的郵件,有一位基層工作者告訴她,自己曾在十年前受治安處罰罰款500塊,但直到2021年單位的評優中,仍然被一票否決。趙宏記得,那人在郵件中痛苦地問道:“趙老師,有一次錯誤,就要這樣記錄一輩子嗎?”


新增的處罰行為自然還包括後來引發巨大輿論波瀾的第34條第2、3款,即在公共場所穿著或佩戴有損中華民族精神、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服飾和標志,可被行政拘留。這讓很多人想起,2022年底,蘇州一名女生因身穿和服在路邊拍照遭到警察大聲訓斥,“你穿漢服可以,但穿和服不可以,你是個中國人,你是中國人嗎?”隨後警察以尋釁滋事的理由將女生帶走。

趙宏當時就此事寫過評論,在她看來,在當時還尚存的解釋空間,如今已被新的34條堵上了。此外穿衣往往代表著人的某種表達自由,這同時意味著,“懲罰的范圍從我們的外在行為擴張到了內心秩序。”

趙宏記得,《修訂草案》公布後,行政法學界後來開過一次研討會,一位老師在會上說,他查閱了所有的法律條文,“到現在沒有一部法律明確規定什麼叫做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感情。”“沒有寫明就會給一般公眾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也給執法者提供一個巨大的處罰空間。”趙宏說。

文章推送後,趙宏把它轉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然後就放下手機,陪兒子上鋼琴課去了。彼時還沒有太多同行關注這次修訂,她曾把《修訂草案》新舊文對比發到一個行政法老師的群裡,反應寥寥。但2小時後再回來,趙宏發現朋友圈幾乎都在轉發這篇,微信的聊天頁面有好幾屏紅點,很多學生跑來關心她:“趙老師你還好嗎?千萬別被噴子罵啊。”


陳碧的評論則是在火車上寫的。趙宏的文章引發關注後,鳳凰網“風聲”前主編靳麗萍想再約一篇評論,當時是中午,陳碧正在火車上,但她告訴靳麗萍:“我爭取4:30下車之前給你。”陳碧和趙宏商量了一個更加“客氣溫柔”的角度,只分析立法語言的模糊性會導致執法者在現實當中很難操作,可能會導致“同案不同判”的後果。在高鐵上,她鍵字如飛,在下午2:16寫完了一篇3000字的評論,用手機熱點發給了靳麗萍。

在文章結尾處寫道,陳碧寫道:“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感情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內化在我們的公共生活和感情裡,它沒有那麼弱不禁風,更用不著緊張和焦慮。”

幾天後,羅翔又從刑法的角度寫了一篇更加溫和克制的《微罪治理的入與出》,他寫道:“刑法起源於兵法,但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攻心為上。懲罰措施不是越重越好,當然也不能越輕越好,必須平衡懲罰不法和保障人權這兩個價值,不審勢即寬嚴皆誤。無論如何,法律人必須戒除對重刑主義的成癮性依賴。”


在《修訂草案》公布後的那一周,多位知名法學學者都對《修訂草案》發出了質疑的聲音。趙宏告訴我,網上有許多人罵她和陳碧、羅翔是精日分子,把他們的名字掛出來,“說我們寫這個東西就是為了支持穿和服。”不過也有另外一種回響,在9月30日征求意見截止前,有99375人在中國人大網上留下了125962條意見,是近三年參與人數之最,遠遠超過其他面向社會征求意見的法律。該事件被中國人民大學公法研究中心列入“2023年度中國十大憲法事例”。

去年9月11日,人大法工委發言人對此作出回應:“社會公眾通過正常渠道對法律草案提出意見,是群眾關心和有序參與國家立法工作的具體體現,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對此真誠歡迎……社會公眾和有關方面對其中引起關注條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機構將認真梳理和研究,提出修改完善或者妥善處理的建議。”

信使的宿命

澎湃“法治的細節”主編單雪菱和四人合作多年,在“法治理想國”啟動之前,他們的文章大部分都發表於“法治的細節”欄目。她向我總結四人寫作風格的區別,那和他們的個性息息相關。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頁面生成: 0.0428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35 秒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