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English

他到底是极右还是极左?刺杀科克者的心理画像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而越是保守派中产家庭,对子女的这种期望就越高。因为通过世俗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精兵、选民”本就是基督新教各教派都特别强调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特朗普、万斯、科克这些保守派领袖一再宣传和强调的成功学叙事。??



事发的犹他州,因为摩门教信仰流行,是共和党的铁票仓之一。


而两名刺杀者又都是20出头、临近大学毕业的年纪,父母对他们多年的保守中产成功学教育临近兑现时刻,如果这些青年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达成在现实中达成家庭和社会给他们的期望,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就只有两个——

一种,就是顺着特朗普的叙事倒向极右,既认定是非法移民、少数族裔和全球化带来的海外廉价劳动力抢走了他们的机会与财富,要想重复父母的中产梦,就必须搞“MAGA”运动。

另一种,则恰恰相反,那就是逆反这种父母给他一再灌输的保守中产叙事,倒向极左——什么上帝、家庭、富足、秩序?什么中产美国梦?都是放狗屁。种族平权、阶层平权,天下大同!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就非常好解释两人为什么会把枪口瞄向特朗普和科克,因为特朗普、科克这样强调美国保守中产荣耀和秩序的人,可能恰恰是他们父母用以“鞭策”他们的那根鞭子,成为其逆反时的仇恨对象。

这个道理就跟我们小时候都讨厌“雷电法王”杨教授、甚至在游戏里拿他当boss刷一样,谁让你家父母老拿这货敲打你呢?


刺杀右翼领袖可以让这些青年完成对自己右翼保守家庭的叛离和逆反,觉得自己挣脱和干掉了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期望与束缚——虽然这种行为充满了青春的荒诞。

甚至,更进一步的,这些彷徨而压力巨大的中产家庭青年,可能会在极左和极右之间呈现一种薛定谔的猫一样的“测不准”态,今天还信奉极右、明天就极左了,后天可能又极左。克鲁克斯曾为民主党捐款、后又登记为共和党选民、最后朝特朗普开枪的选择也许就是一例。

因为对于这些青年来说,极左还是极右的理念、口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急于投身一场狂热而极端的运动,让自己从现实的失败与无望、社会与家庭的压力、传统道德叙事中脱身出来的,在运动中“搞个大的”,自我实现。


狂热分子——这是我思考很久之后,给他们在极左和极右之外对他们最终定语——其实何必追究他们到底是极左还是极右呢?那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是狂热的。

狂热分子,极左极右一祖同宗

狂热分子,很凑巧,这也是我曾读过的一本很好的社会心理学书籍的标题。而该书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狂热分子》是美国思想家埃里克·霍弗出版于1951年的书籍,该作与《乌合之众》齐名,非常受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推崇和喜爱,据说艾森豪威尔读过后一口气买了几十本,逢人就送。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