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Bay租約 華裔女首富想這樣經營
雖然劉女士在和加拿大輪胎公司的競標中,或許失去了擁有 Hudson’s Bay 的名稱及其所有商標的權利,但她並不為此感到苦惱,因為她正在構想自己的零售帝國:她更想經營商店,而不是Bay商標。
她在接受加通社普通話采訪時表示:“我想購買這些商標,但比起擁有商標,我更喜歡經營實體零售店。對我來說,擁有 Hudson’s Bay 的商標就像是一家制造商。”

之前,法院於本月初批准將 Hudson’s Bay 的名稱及其商標以 3000 萬元的價格出售給加拿大輪胎公司( Canadian Tire Corp. Ltd.)。
這項裁決使加拿大輪胎店同時擁有 SportChek、Party City、Mark’s 和 Pro Hockey Life 等品牌的零售商獲得了大量屬於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公司的知識產權。其中包括 Distinctly Home 品牌、Hudson North 服裝系列以及“Bay Days”和 Zellers 的標語“最低價格就是法律”等商標的權利。
劉女士是一位在BC省擁有三家購物中心的華裔企業家,她曾出價競購這些商標,希望借此振興哈德遜灣。
法庭文件顯示,她面臨十幾家其他個人或公司競標哈德遜灣知識產權的競爭。除了加拿大輪胎公司和劉女士之外,只有多倫多投資管理公司Urbana Corp.公開披露自己是競標者。
“我與加拿大輪胎公司競爭時,不得不支付超過3000萬元,而加拿大輪胎公司非常有錢,”劉女士在談到競標過程時說道,她表示自己不得不不斷提高出價。
最終,她意識到自己可能需要花費5000萬元才能贏得這些商標,於是她說,“我放棄了競標。”
哈德遜灣公司的律師表示,這家零售商之所以選擇加拿大輪胎公司,是因為其出價是“競爭過程中得出的最高且最優的報價”。
劉女士在與其他11家競標公司競爭The Bay及其姊妹品牌Saks旗下39份租約時運氣更好。The Bay最終選擇了她的方案,接管了阿爾伯塔省、BC省和安省的最多28份租約。
任何提出租賃要約的人都必須支付其預估購買價的10%作為定金。法庭文件顯示,劉女士除了支付了600萬元購買其自有商場三處租約的定金外,還支付了940萬元的定金,這相當於1億元的購買價。
該交易仍需獲得法院和房東的批准才能推進。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