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 被迫離開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正扎堆這裡"避難"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接受電台訪問時指出:“隨著美國對留學生實施簽證限制,學生到當地留學面臨不穩定因素,有家長選擇安排子女轉到香港升學。”
蔡若蓮強調,香港大學國際化、多元化的教學環境,以及兩文三語的語言優勢,正在吸引越來越多海外學生。香港八大院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放寬非本地生限額至40%後,非本地生收生數量顯著上升,反映出留學香港的需求迅速增長。
具體的數據變化也在印證這一趨勢。
根據香港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文件,2024/25學年,香港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達到26631人,較上一學年增長了15.8%。
在具體院校中,香港大學2024/25學年新生中,非本地生比例達到66.3%。其中,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占非本地生總數的86.3%。


不僅如此,在香港自資院校中,內地生占比也在持續攀升。珠海學院的內地生比例已高達62.6%,職訓局和樹仁大學也分別達到23.5%和23.3%。
從整體到個體,從八大到自資院校,香港正在以平穩而堅定的節奏,承接著因國際局勢變化而起的留學轉向潮。

實際上,香港能在這波留學轉向中迅速承接,並非偶然,而是多年布局的自然結果。
早在2023年,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就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從2024/25學年起,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將非本地學生比例上限由20%提升至40%,為更多海外學生提供入讀機會。
同時,香港特區政府設立並擴充了“一帶一路獎學金”,將獎學金名額從原先的100人擴大到150人,覆蓋49個國家和地區。截至目前,已有680名學生通過該獎學金項目來港升學。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香港特區蔡若蓮強調,香港大學國際化、多元化的教學環境,以及兩文三語的語言優勢,正在吸引越來越多海外學生。香港八大院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放寬非本地生限額至40%後,非本地生收生數量顯著上升,反映出留學香港的需求迅速增長。
具體的數據變化也在印證這一趨勢。
根據香港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文件,2024/25學年,香港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達到26631人,較上一學年增長了15.8%。
在具體院校中,香港大學2024/25學年新生中,非本地生比例達到66.3%。其中,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占非本地生總數的86.3%。


不僅如此,在香港自資院校中,內地生占比也在持續攀升。珠海學院的內地生比例已高達62.6%,職訓局和樹仁大學也分別達到23.5%和23.3%。
從整體到個體,從八大到自資院校,香港正在以平穩而堅定的節奏,承接著因國際局勢變化而起的留學轉向潮。

實際上,香港能在這波留學轉向中迅速承接,並非偶然,而是多年布局的自然結果。
早在2023年,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就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從2024/25學年起,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將非本地學生比例上限由20%提升至40%,為更多海外學生提供入讀機會。
同時,香港特區政府設立並擴充了“一帶一路獎學金”,將獎學金名額從原先的100人擴大到150人,覆蓋49個國家和地區。截至目前,已有680名學生通過該獎學金項目來港升學。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