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真要變天?經濟不行軍隊也要"躺平"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三年疫情嚴格的清零政策,掏空了中共各級財政,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各地公務員降薪潮,幾乎波及所有省份,津貼、獎金取消或減少了。隨著經濟持續下滑,據悉,降薪潮已從公務員延及到軍隊。有分析指出,過去一鬧災的時候,軍隊是在最前頭,可這兩年呢?只能說明
習近平擔心兵變,不敢把軍權下放,過去六個月內,已有至少15名軍方高層將領和主管被清洗。現在正是習近平最虛弱的時候,整個官場都躺平了,越來越多的人在坐等變天。

綜合報道,曾在中共軍隊服過役的華先生退役後經商,據他講:現在大家都沒錢了,包括部隊裡的。自己很多還在部隊裡的戰友,很多補助現在都沒有了,而且已經拖了半年都沒發。近年來,習近平為了收買軍心,分別於2014年、2018年和2021年大幅增加軍人的工資。自2023年10月15日起,當局又施行《軍隊文職人員待遇保障暫行規定》,進一步提高軍隊文職人員待遇保障。


大陸社交媒體網站上出現了一個最後編輯時間為2023年12月18日的帖子,說“航天、中電、中船、兵器很多研究所開始降薪了”、“降5%—30%不等”,“之前的一些軍工所降薪的帖子沒了,寫的內容也都沒了”。此前,有網友匿名在網絡上發帖說,他2020年入職航天科工六院41所,此前平均每個月稅前1萬左右;2021年1月到6月:平均稅前8千左右;2021年7月到12月:平均稅前6k左右。軍人和警察的待遇降低,反映出中共當局的確沒有錢了,缺乏激勵機制,這可能也會讓他們像地方官僚系統一樣躺平。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分析指出,很多人認為習近平二十大後大權在握,他很強大,實際情況是整個官員隊伍躺平,而且他的官僚隊伍青黃不接,現在是習近平最虛弱的時候。過去一鬧災的時候,軍隊是在最前頭,這兩年呢,當兵的都不救災了。去年河北涿州發大水,38軍出動是為了保住北京,實際上是不讓大水、災民湧入北京。對於軍隊,由於害怕兵變,習近平不敢把軍權下放,同時對軍隊的整肅也愈演愈烈,過去六個月內,已有至少15名軍方高層將領和主管被清洗,這還是公開的。對習近平而言,如今對解放軍高層將領及軍中高端裝備可靠性充滿了疑問。

近期與中共內斗有關的種種政治傳言四起。分析人士認為,傳言不管真假,人們傳的動作在表達對習近平統治不滿的民意,從上到下原來越多的人都在坐等變天。華裔學者李恒青分析,各種傳言不管真假,實際上是反映民意,大家都在傳,代表著現在的老百姓不滿習近平的統治,這也正是習近平最擔心的。用習近平自己說的話,中國人是惹不起的,中共統治的特點就是不把老百姓當人看,早晚會激起民變。到那個時候,可能就上街了。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指出,各種離奇的政治傳聞出現,說明中共體制內現在人心惶惶,有一種強烈的末日心態,今天誰叛逃了,明天誰被抓了,黨內高層紛紛留後路或者找出路,人們看清楚時局,現在就坐等變天。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各種政治傳言不斷地出現,還折射出黨內暗斗非常激烈,從暗流洶湧逐漸演變為圖窮匕見的公開化,“比如說財新網一再觸及到習近平的禁區,就是一個例證。”


2、北京出新規 民企誰敢信


近日,北京市政府突然出台所謂"十不准"的《政商交往負面清單》,引發輿論熱議。有分析警告說,中國當前民營經濟信心嚴重不足,關鍵在於行政權力凌駕於市場之上,當局的這種虛招,民企怎敢信 。

根據官媒報道,北京官方近日印發《北京市政商交往負面清單》,明確政商交往的紅線界限。《清單》細化了十項“不准”,其中包括不准違規幹預企業經營,不准濫用監管執法職權,不准違規收受財物,不准違規兼職、持股,不准拉幫結派相互攀附等。美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分析指出,上述《清單》直接反映出中共行政機構的兩個關鍵問題:一是低效,二是腐敗。《自由亞洲》的報道指出,北京發布規范政商關系的政策,在中國並非首例。2022年起,海南、山東、江西多地都出台了有關政商交往行為的正負清單,力求以此為政商關系劃清界限,積極解決“親而不清”、“清而不為”等問題。紐約城市大學政治系教授夏明分析指出,中共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對今天政經環境的變化,但地方政府很難逆轉這個形勢。目前的問題在於,北京現在是全面的倒退。中共央行近期批准私企支付寶公司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就是在“國進民退”大環境下,習當局對民營企業實施掠奪的典型案例。

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國經濟步履蹣跚每況愈下,習近平親信蔡奇日前公開要求宣傳部門“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招致輿論反彈。在2023年末,中共國安機構直接出面進行經濟維穩,中國的經濟學者專家、財經博主等依據事實和數據發文分析中國經濟現狀、問題及潛在風險的財經帳號,被中共監管機構扣上了“炒作、抹黑”的帽子,輕則文章被封殺,重者則作者被打壓或處罰。有分析指出,在中央高層看來,這種“唱衰”的聲音越唱越響,只會進一步加重悲觀情緒,最後導致預期成為現實,因此更需要牢牢把握輿論主導權,“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自然而然被視為拯救經濟衰退的救命稻草。稍早前財新的文章也指出,中共當局試圖用強制的方式把中共經濟衰退的殘酷事實“壓下來,掩蓋著”,“再以精神勝利法令人民相信我們最幸福”,這種做法不但於事無補,而且反而有害。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