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大同校園欺凌 比小惡魔可怕是什麼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山西大同大成雙語學校的未成年人極端欺凌事件,其惡劣程度讓許多人不敢相信,兩個施害者的行為已近乎禽獸。對於受害者來說,這段經歷如同地獄,所收到的侮辱和性侵必然會帶來一生的噩夢。事實上,在此之前,受害者已經有了輕生的念頭。


昨天的當地通報也讓人們意難平,兩個九歲施害者僅僅是不痛不癢的訓誡和行為矯治,外加向受害者道歉,這兩個小惡魔的家長也不過是接受訓誡和家庭教育指導。盡管兩個“小惡魔”仍然沒到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但這樣的處理顯然不合乎天理人情。

有人就提出,英美法系中有“惡意補足年齡”,即罪行如果十分惡劣,可以判定未滿年齡的兒童承擔相應刑事責任。還有許多人認為,不能放過施害者的父母,應有天價賠償。但很顯然,這些願望在一個習慣和稀泥的社會裡很難實現。前不久,也是在山西發生的“男孩被迫吃糞便”事件,結果是雙方家長達成和解,盡管“和解”二字引發網絡群嘲,但稍有社會經驗的人都明白,受害者家長會受到多少壓力,和稀泥既是常規解決辦法,也是“適應社會”的表現。


事實上,從事件曝光開始,每一步的走向都是人們所熟悉的,受害者別無選擇。

所以,盡管這次極端欺凌事件裡的兩個施害者如同惡魔,但我覺得比他們更可怕的是學校的反應——也是各種社會事件的普遍反應,你可以將學校置換成其他掌握相關權力的機構名字,保證不會違和。



學校做了什麼?先是將控訴自家孩子受害的母親踢出家長群,然後警告其他家長不要轉發視頻和外傳消息,否則會因為“造謠”而承擔法律責任。在所謂的調查期裡,如果事件沒有在網絡上發酵,等待受害者一家的會是什麼?成年人都明白。

就像許多類似事件一樣,作為受害者,唯一求助的渠道就是許多人口中“將社會搞亂的網絡”。


現實中有許多人都習慣將“網絡太亂了,把社會搞壞了”掛在嘴邊,這種拉不出粑粑怪馬桶的邏輯,只能說明他們的腦子一團漿糊。

前幾年有個事情,有人要跳樓,下面一堆人起哄讓她快點跳。因為這些冷血看客在慫恿自殺者的過程中發朋友圈,發快手發抖音,所以有人認為,網絡助長了獵奇和冷血心理。看,網絡真是個筐,有什麼壞事都往裡裝。


這些認為網絡助長獵奇和冷血心理的人,我不知道他們文化程度有多高,有沒有上過中學。畢竟,在中學課文裡,魯迅就用“人血饅頭”告訴我們,“看客”這種物體是中國歷史的常態。那時候不但沒有網絡,絕大多數中國人連火車輪船電報這樣的世界文明成果都難以想象,但不妨礙他們當個看客,獵奇又冷漠。

哪怕是在我小時候,也就是上世紀80年代,很多人懷念的黃金時代,也常常在報紙上見到一些對於“看客”的批評。比如有人勇救落水者,直至力盡,幾百看客無一伸出援手,看著見義勇為者白白犧牲。

在媒體並不發達、資訊傳播也相對緩慢的當時,這類事件仍然頻頻曝光,引發社會討論,本身就證明了“看客”思維的普遍性。

至於孩子在公交車上見到小偷,父母捂住他的嘴不准其聲張,更是常見。對於當時的大多數家長來說,“社會責任感”“道義”這些大詞都敵不過古人的俗話——“好漢不吃眼前虧”。說實話,單說“看客心理”這事兒,現在這一代老人比年輕人嚴重得多。這不僅僅是自古的看客傳統,還因為他們的成長經歷,一句話說錯都可能會萬劫不復,明哲保身比什麼都重要,道德在保命面前不值一提。

至於有人認為網絡時代的丑惡太多了,有句話說得好:“其實不是世風日下,而是以前的丑惡事情,你沒有途徑看到,但現在有了網絡,你有機會見到”。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8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6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