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美甲店常見 稱這種儀器存致癌風險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中文網報道 一項研究發現,美甲店常見的指甲烘幹機帶來的輻射可能會損傷DNA,並導致人體細胞發生致癌突變,這意味著常規凝膠美甲可能存在風險。


根據一月份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一項研究,一些皮膚科醫生表示,對於任何來源的紫外線的擔憂,這些發現並不新鮮。事實上,結果再次證實了一些皮膚科醫生改變凝膠美甲方式,或完全停止使用凝膠美甲的原因。

“這些發現補充了已經發表的有關(紫外線)輻射有害影響的數據,並顯示直接細胞死亡和組織損傷可能導致皮膚癌。”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猶他大學皮膚病學助理教授朱莉婭·柯蒂斯(Julia Curtis)說,“曬黑床已經被列為致癌物質,而紫外線美甲燈是用於凝膠指甲的迷你指甲曬黑床。”


據UCAR科學教育中心稱,紫外線是一種電磁輻射,其波長范圍為10至400納米。

陽光中的紫外線A光(315至400納米波長)可以更深入地穿透皮膚,在過去10年中流行的紫外線指甲烘幹機被使用。根據該研究的新聞稿,曬黑床使用280至400納米波長的紫外線,而指甲烘幹機使用的紫外線波長為340至395納米。

“如果你看看這些設備被介紹的方式,就會發現它們被宣傳為安全的,無需擔心的。”通訊作者魯德米爾·亞歷山德羅夫(Ludmil Alexandrov)在新聞稿中表示,“但據我們所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真正研究過這些設備以及它們如何在分子和細胞水平上影響人體細胞。”

亞歷山德羅夫在加州(專題)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同時擔任生物工程和細胞與分子醫學的副教授。

研究人員將人類和小鼠的細胞暴露在紫外線下,發現20分鍾的照射會導致20%至30%的細胞死亡,連續3次20分鍾的照射會使65%到70%的暴露細胞死亡。其余的細胞經歷了線粒體和DNA損傷,導致突變,該模式已在人類皮膚癌中觀察到。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紐約(專題)市的Russak皮膚病診所創始人、皮膚科醫生朱莉·魯薩克(Julie Russak)表示,這項研究的最大局限性在於,將細胞系暴露在紫外線下與在活體人類和動物身上進行研究不同。


“當我們在人手上進行(輻射)時,肯定會有區別。”魯薩克說,“大部分紫外線照射被皮膚表層吸收。當您直接照射培養皿中的細胞時,情況略有不同。您的皮膚、角質細胞或表層沒有提供任何保護。這是非常直接的紫外線照射。”

然而,紐約長老會醫院/威爾康奈爾醫學中心的臨床皮膚病學副教授兼指甲科主任莎莉·利普納(Shari Lipner)表示,,這項研究結合了之前的證據意味著我們“絕對應該更加認真地考慮是否將我們的手和手指暴露在紫外線燈下”。此前,已經有病例報告指出,人們患上鱗狀細胞癌,也就是第二種最常見的皮膚癌與UVA幹燥機有關。

專家表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降低風險。


“在指甲周圍塗抹含有鋅和鈦的廣譜防曬霜,並在治療指甲時戴上剪掉指尖的防紫外線手套。”柯蒂斯說,“我還會推薦凝膠指甲的替代品,比如網上可以買到的指甲貼。”

利普納表示,一些美加沙龍使用LED燈,“人們認為這種燈要麼不發射紫外線,要麼發射的紫外線量少得多。”

“普通的美甲只需要在空氣中幹燥。”她表示,自己只做普通美甲,“凝膠美甲必須經過密封,並且拋光劑中的聚合物必須被激活,因此只能使用UVA燈來完成。”

利普納建議,經常使用凝膠美甲的消費者可以去看一位經過委員會認證的皮膚科醫生,後者可以檢查皮膚是否有任何皮膚癌前兆,並在它們變成嚴重問題之前進行治療。她還說,紫外線也會使皮膚老化,表現為黑子和皺紋。

紐約市西奈山醫院皮膚科副教授約書亞·蔡克納(Joshua Zeichner)表示,不幸的是,全面保護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最好的建議是完全避免使用這些烘幹機。”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