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70歲後真正的朋友 大概是這三種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有一句順口溜:“七十歲,同學聚會,能來的一桌,不能來的一桌,只能擺照片的一桌......”


歲月催人老,當我們到了七十歲的年紀,發現很多同路的人,已經過世了,還有一些同齡人,進入了病痛交加的狀態,能夠健健康康活著的人,實屬幸運。

我們常常說:“到了晚年,就不要什麼朋友了,留下三五知己,就能養情。”


想象中,我們能夠和幾個要好的朋友,喝一杯下午茶,打一手小牌,偶爾在餐廳吃頓飯,日子就暖融融了。

想得很美,卻活得不美,這是老年人很無奈的現實。

聰明的老人,學會了邊走邊扔,把毫無意義的社交扔出去,也會把真正有用的社交撿起來。人生,需要悟透“有舍有得”的道理,如果你把一切社交都扔掉了,晚年的生活,難免會孤獨,並且長期處於無依無靠的狀態。

以下三種朋友,將伴隨你到老,不要討嫌,要學會善待。



02

第一,病友:同病相憐的人,一起扛過生命的低谷。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並沒有人能和你真正感同身受。這樣的道理,我們一直都相信。


可是,我們還要認識到,全面感同身受的人,沒有,但是某一個側面可以感同身受的人,肯定是有的。

人過了七十歲,難免會經歷病痛。因此,在醫院裡,會遇到得了同一種病的人,也會在生活中,遇到有類似經歷的人。大家一開口,就能有共同話題——對抗病痛,向往健康

中國新聞網”上有一條消息:甘肅省七十多歲的老人惠蘭榮。在2002年確診為肺癌三期,當時她很絕望。

為了改變心態,她加入了當地的防癌抗癌俱樂部,和一群病友一起努力,走出了低谷。現在,她變成了志願者,為大家傳遞社會正能量,讓生病的老人,走出精神上的困頓。


她說:“我活一天,就是超越自己的生命一天......我要為大家多做點善事。”

高爾基說過:“最好的朋友是那種不喜歡多說,能與你默默相對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嘮嘮叨叨,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大家聊什麼呢?能不能引起共鳴呢?需要考慮。

當你生病的時候,別人卻在說搓麻將、帶孫子、旅游的話題,估計你不感興趣,如果有人關心你的病痛,並且給你帶來陽光,就會讓你“豁然開朗”。隨著心態的改變,一切都會變好。

我的母親,常常腰酸背痛,因此結交了好幾個有類似問題的老人。大家閒來無事,就去做運動,貼膏藥,不亦樂乎。

與其回避病痛,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如敞開心扉,和病友聊天,並且在互相鼓勵中前行。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