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作為亞裔生讀紐約精英高中 啥體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清晨,現年17歲、出身孟加拉移民家庭的塔烏希法·哈克離開在布朗克斯的住所,搭乘往南的高架線去布魯克林,這段路要花一個半小時。


  在那裡,她將和一群同齡人一起走進布魯克林技術高中,人群中有孟加拉人和藏人,埃及人和華人,錫蘭人和俄羅斯人,多米尼加人和波多黎各人,還有西印度群島人和非裔美國人。這座高大的八層樓建築容納有大約5850名學生,這是美國規模最大、治學最嚴的高中之一。

  她的父親是出租車司機;母親是快餐廳服務員。這座學校承載著她和他們的夢想。“這是我的最佳機會,”塔烏希法說。“我脫身的希望。”


  但同時,布魯克林技術高中也一直受到詬病,被認為需要進行深刻改革,這種呼聲還針對國內其他通過考試擇優錄取的公立高中。

  自由派政治人物、學校領導人和組織者認為,這樣的學校是精英主義堡壘,而且由於黑人和拉丁裔學生入學率低,它們實際上具有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性質。紐約市公立學校中黑人和拉丁裔占63%,而在布魯克林技術高中學生中只占15%。

  對亞裔學生來說,這個比例是反過來的:他們在布魯克林技術高中占了61%,但在公立學校總人數中只占18%。

  有批評者暗示,南亞和東亞以及白人學生較多的情況突顯了這種不公正。類似的指控在幾年前曾導致一場激烈爭執,當時一名地位顯赫的白人自由派委員會成員說,這類學校亟待一場“種族清算”。

  去年離任的前紐約教育局長理查德·卡蘭扎發出了更尖刻的聲音。“我就是沒法接受這種說法,”他說,“那就是這些學校的入學可以被某一個族群霸占。”

  然而通過對布魯克林技術高中多位亞裔和黑人學生的深度采訪,可以看到事情沒那麼簡單,並且往往並不符合紐約乃至全國常見的政治刻畫。這些學生談及各自的個人旅程與掙扎,與外界想象中的一場圍繞學校未來展開的激烈爭斗相去甚遠。

  他們發出的批評往往顯得銳利而深刻,大多數亞裔學生表示希望有更多黑人和拉丁裔同學。

  布魯克林技術高中有整整63%的學生被劃定為特困生。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亞裔的收入中位數在紐約市是最低的,多數學生在家說英語以外的語言。


  關於入學的爭論遠不限於紐約的擇優錄取高中。

  舊金山教育委員會已經廢除了洛威爾高中的擇優錄取政策,代之以搖號機制,這座極具聲望的學校有55%的學生屬於亞裔。“當我們在談論擇優、英才教育,尤其是基於標准化考試的英才教育時,”一位委員會成員認為,“那就是種族歧視制度。”

  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縣官員取消了托馬斯·傑弗遜技術高中的入學考試,改用成績和社會經濟條件結合的標准。次年,黑人和拉丁裔學生占比大幅提升,亞裔學生占比下降,該地區的亞裔相比紐約而言更偏向中產、上中產階層。白人學生錄取也增多了。

  當亞裔家長提起訴訟時,一名聯邦法官告訴他們的律師,“每個人都知道這項政策不是種族中立的,它的目的是影響種族構成。”


  該案正在等待裁決。

  布魯克林技術高中坐落在格林堡高級褐石社區,該校被視為紐約教育皇冠上的一顆鑽石。

  這所學校有很多優勢,大多數學生都很清楚。然而,幾乎所有的人都對將其描述為一所種族隔離的學校的說法表示異議,尤其是因為“亞裔”這個詞包含了不同的種族、文化、語言和膚色。

  陶西法看著從布魯克林技術高中大門湧入的形形色色的學生,她表示很困惑,一所四分之三的學生是非白人的學校竟然會被描述為一個種族隔離的地方。“在我的課堂上,有各種人口結構和膚色的學生,還有說不同語言的朋友,”她說。“說這是種族隔離是不合理的。”

  關於入學考試的爭論

  批評特殊高中的人認為,這些機構與時代精神和教育實踐脫節。他們認為,與其把尖子生集中在一起,不如拋開標准化考試,在社區的高中裡建立多樣性的班級。他們說,一些研究表明,在學業上吃力的學生能從有才華的優秀學生身上獲益。此外,入學考試助長了不公平的私教產業的發展。

  支持特殊高中的人援引那些成為頂尖科學家的校友為例。除了少數例外,那些孩子都來自工人階級和移民家庭。他們認為,最好的學生應該在頭腦和好奇心的驅使下努力學習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