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问:伊朗总统遇难,背后是否有黑手?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伊朗直升机“硬着陆”事故发生后,美国总统拜登(专题)的发言人让·皮埃尔在“空军一号”上告诉记者,总统已获悉有关情况,听取了有关报告。


另一方面,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表示,已从情报部门获悉,“没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中存在谋杀行为”。“伊朗西北部的坠机地点天气非常糟糕,大雾弥漫。所以这看起来像是一起事故,但全面调查仍在进行。”舒默说。

而据路透社报道,一名以色列(专题)官员也在事故发生后表示,以色列伊朗总统遇难一事无关。


失事直升机严重老化

系美制1968年产贝尔212

莱希1960年12月出生在位于伊朗东北部的马什哈德。1981年,年仅21岁的他被任命为伊朗北部卡拉季市的检察官。2019年,莱希又被任命为伊朗司法总监。2021年6月19日,莱希当选伊朗总统。

美国的强硬态度是莱希的标签之一。莱希当选伊朗总统后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呼吁各方履行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框架下的承诺,要求美国“解除所有不公正的对伊制裁”。此外,他还抨击过美国对中东事务的干涉。

据报道,莱希等人乘坐的是美制1968年产的老式直升机贝尔212,是1979年之前伊朗美国购买的一批直升机。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因为美国的极限制裁,伊朗无法进口高性能飞机,现有飞机也严重老化且缺乏零部件,机械故障频发。



但由于速度较快、不会堵车,这款直升机仍是许多伊朗政治人物参加公务活动时选择的交通工具。两年前,伊朗的体育部长也因遭遇坠机遇难。


此次硬着陆事故事件的具体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

事故源于外部干预

莱希遇难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随之产生疑问:是否存在幕后黑手?


从此次事故表象上看,有一定的诡异性。莱希一行共有三架直升机,另外两架安然无恙,只有乘坐最重要人物的直升机发生意外。尽管这可能也是巧合,但让事故原因更加扑朔迷离。

不过,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分析认为:“目前,没有可靠的信源判断事故是由于外部的干预,也没有幕后黑手存在的依据。根据官方公布的情况,意外事故的可能性更大。”

刘中民表示,从目前伊朗官方的态度来说,伊朗不愿意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把事件引向“阴谋论”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事件发生前,已经传出伊朗美国进行间接会谈、以避免中东局势升级的消息。莱希遇难后,谈判是否会陷入僵局,从而让中东局势再次蒙上阴影?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少彪表示:“对现在的伊朗而言,内政肯定是首要的关注重点。由于重启伊核谈判伊朗长期停滞、美西方不断强化制裁以及伊朗自身卷入地区冲突,伊朗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就业等民生问题愈发凸显。伊朗领导人肯定希望改善自身的国际处境,优先解除外部封锁,把经济搞上去。另一方面,伊朗还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伊朗并不希望和以色列爆发大规模的直接冲突。一旦加剧地区局势,自己的安全和国内矛盾的解决都无法得到保证。所以,伊朗会继续寻求与美国谈判,以期减少对自己的制裁,不会因为莱希等人的遇难而动摇。同样,美国以色列目前国内矛盾也很大,而且美国大选临近,也希望尽可能平息事端,继续和伊朗谈判。”文少彪说。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已经有 1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1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辛.月.贤.文] 2024-05-20 20:12
    美国摊上事了,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的皇家座驾都是美国飞机,哪天出了意外都要来拿美国说事!可除了美国飞机其它更没人敢坐,只有普京支持国产。但俄国飞机的记录也不咋地,曾在中国运营的几架 图-154 结局几乎全部是空难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6 秒 and 11 DB Queries in 0.003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