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美食指南: 在東北茄子有一萬種吃法 津津有味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正是它的溫和寡淡,它才具有了極強的可塑性。』

  文/劉旭


  之前賦閒在家,得空重溫經典,每天翻看上幾章《紅樓夢》,讀得津津有味。除了有手不釋卷的書香外,還平添了些飯香,因為這書裡寫得吃的實在是太精彩了,從適口小菜,到待客大餐,皆屬精致,令人看得垂涎。我想大多人同我一樣,對書中撰寫的食物,印象最深的當是茄鯗。賈府的廚子也著實厲害,用家常的食材烹出的高端之味,把窮老粗鄙的劉姥姥吃到迷醉。我邊看邊發饞,於是扎進廚房,隨書裡鳳姐的敘述復刻起這道餐品。

  先把茄子皮刨了,留下淨肉,之後切成碎丁子,用雞油炸。再用雞肉脯子和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豆腐幹子、各色幹果子,都一齊切成丁兒,拿雞湯煨幹,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裡封嚴。吃的時候,再請其出來。裡裡外外忙活了好些日子,才算是如願以償,但稍顯遺憾的是,味道只能說是差強人意,和我的預期還有些距離。

  一來,是這吃食太油了。初嘗幾口還算愜意,但過了那個新鮮勁頭,便只剩下膩。二來,這菜經過了廚房上下的百般流變,食材的本味早已不見,我甚至懷疑,如果把茄子換成其他菜蔬,也能做出這般滋味。還真不是我挑三揀四,之所以對這經典佳肴提不起興致,是因為我發自本心地喜歡茄子。作為一個茄子的忠實擁躉,自然是對它的美味充滿了最純實的期冀。


  

  電視劇《紅樓夢》


  ??

  我生在東北,長在山東,現在蝸居北京做社畜,兜兜轉轉不少地方,吃過的茄子餐食不計其數,但要論心頭好,還得是那口東北風味的茄子,這或許是家鄉食物對孤餓之魂的專屬烙印吧。這些味道中,首屈一指的是蒜茄子,它的妙處在於通過至簡的方式,讓茄子出彩。由於茄子本味寡淡,所以想吃原初味道,就得稍微用上些心思,得有個“巧廚”,我母親便是。

  母親深知,家裡人的口味偏重,每餐都得有點兒大醬鹹菜之類的東西才能下飯,但這些久吃不健康,所以母親思慮一番,決定備些蒜茄子,易做,好吃,還健康。飯點兒之前,她買上幾個茄子,將其洗淨,入鍋蒸制,原本飽滿的茄子在熱氣的馴服下,變得稍顯蔫軟,晾涼之後紫色的外皮更是皺巴巴的,實話講,不大好看。

  趁著蒸制的功夫,她會給我安排活兒:搗蒜泥。我年紀小,實誠,不偷懶,蒜泥被我捶打得稀碎,匯成一股雪白的漿汁,散著透徹的蒜香。母親接過我的大作,嘴上表揚著我,手上早已將蒜泥撒鹽攪勻,然後輕扯開茄子,填入其中,擺進容器。茄子如同積木,被一層層壘疊上去,每壘一層,就撒上一層鹽,直至工程完工。但真正的美食除了調料與食材的融合外,還需有時間的錘煉。將做好的蒜茄子擱進冰箱冷藏,三五天後,味入得差不多了,即可享用。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