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拜登: 拜登是稳赢了?在美网友观察贺锦丽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根据路透/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12日公布的最新民调,美国近九成民主党人赞成由加州联邦参议员贺锦丽(Kamala Harris)担任该党副总统候选人;她在女性选民、年轻族群,甚至部分共和党选民间,比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还受欢迎。不过,有网友观察近来民调,还有贺锦丽带来的效应,直言川普还有机会。


  对于美国总统选情,网友SincereBob发文表示,首先是双雄在摇摆州的一周战况。拜登还是领先,但差距在部分摇摆州在缩小中。从2016年大选结果来看,拜登必须从川普手上拿回至少39张选举人票。

  Arizona (11张):拜登领先幅度约3%-4%,最近川普/彭斯在当地很用力。


  Florida (29张):拜登领先幅度约4%-5%,比前阵子略微缩小。

  Michigan (16张):拜登领先幅度约5%-10%,目前看来川普很难追。

  Pennsylvania (20张):拜登领先幅度约4%-9%,川普有缩小差距的趋势。

  该网友表示,至于北卡、德州、俄亥俄州,账面上看来是摇摆州,但他认为川普最后会拿下。拜登在上述四大真正的战场,必须拿下三个,目前看来川普在Arizona会惜败。现阶段,他认为川普要设法猛攻Florida,这原本就是共和党的票仓。如果疫情好转,股债市能稳定,让当地银发族回流,川普还有机会。


  其次,该网友来谈谈贺锦丽成为拜登副手的效应。先说结论,该网友认为是短多长空,原因是拜登自己的问题,以及美国人口结构。身在美国,最近看到各大媒体、社群网站的政治类别,几乎都被贺锦丽洗版。从曝光的角度,当然对民主党是好事;但这对总统选举呢?

  该网友提醒,先别忘了,美国在西方世界里,其实是最右倾、保守的国家之一。女性所能担任最高的政治职务,就是国务卿;有色人种除了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这个奇行种之外,很难占据政坛高位。贺锦丽不但是女性,还是有色人种,这大大触犯了美国65%(取各家统计中间值)的白人。


  该网友更分享一张照片,照片中贺锦丽意气风发走在拜登前面,拜登成了贺锦丽的背景,或许很多女性及少数族群受到鼓舞,但这对白人尤其男性是非常大的刺激。很多人开始在社群媒体上写说,担心拜登身体,之后贺锦丽会变成总统或实质元首。

  该网友表示,但这种打法,共和党只能在台面下做,不能拿出来说。最近川普打"如果我输了,美国人要学中文"以及"拜登赢了,股市会大跌",坦白说,他认为有用,会更刺激白人和中产阶级以上的支持率。而拜登提出"上任后会取消对中国关税",就是在讨好劳工阶级和少数族群。

  该网友感叹,有些版友不住在美国,可能很难体会对大陆施加高关税,减少低价商品在市面流通,对美国以有色人种为主的劳动阶级的日常生活构成多大的压力。黑人和拉丁裔多数就是不关心国际事务(后者顶多关心移民政策),毕竟生活压力够大了。他们就是想要廉价商品喂养家庭、想要美国原物料和粮食可以出口到中国赚钱。你跟他们讲什么印太战略、什么大陆威胁,真的太遥远。这不是说民主党或少数族群就漠视人权,这只是人性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作为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人,该网友坦言,其实很不喜欢看到美国越来越沿着族群/阶级分裂。近几年的发展,从税收、医疗保险移民政策、轻罪不罚与否、教育等等,族群间几乎是针锋相对、有你无我,族群关系到了近年最紧张的高点。可是,美国大资产阶级越来越富,华尔街old money和硅谷new money越来越肥,可以感觉到美国社会危机四伏的气氛,和台湾看到的股债市嘉年华非常不同。坦白说,双雄谁赢了,美国恐怕都不会再是你我成长过程中认识的美国了。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4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4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佛山市 2020-10-09 18:56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一份新报告证实,纽约的第一批COVID病例来自欧洲和其他国家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0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