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又见学生举报导师,“导生关系”何以至此?(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本周,北京邮电大学15名学生联名举报自己的导师,令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在这份长达20页的举报信中,不乏“常常破口大骂”“毕业威胁”“差遣学生为其女儿考试作弊”等有违师德师风的控诉。北京邮电大学迅即调查,后续通报中明确,取消涉事老师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其教学工作。而仅仅两个月之前,华中农业大学一名教授同样在学生的举报声中,走下讲台。




这看似“极端”个案,背后折射的“导生关系”失序确属不争的事实。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导师在追求个人学术利益最大化时,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正“沦为”功利性的雇佣关系,以至于学生对导师的称谓都变成了“老板”。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成为科研廉价劳动力,给导师干活往往“不求回报”,成为导师的“黑工”。

这两所高校研究生为了正当的权利,不惜冒风险用“联名举报+网络公开”这种特殊方式。盖因有网络加持,学生们最后维权成功。然而,我们对这种个案的“胜利”有必要进行更深刻的反思,“导生关系”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早在2006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路甬祥院士,就曾公开批驳“科研老板”现象。

他指出,大学研究生大规模扩招以来,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减少,一些导师不是为了充分激发学生潜能,而是为了完成项目,把学生当成科研“打工者”。




近20年过去,高校科研院所里的导师还是“老板”。特别是对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每日考勤打卡、在实验室“九九六”,和普通打工族没什么区别。

其实,如果纯粹是职场,倒也还好,无非你出钱我办事,彼此互不相欠、清清爽爽。可是,劳动法并不保护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里的研究生。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0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6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