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9歲小學生 發現6600萬年前恐龍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據北青報7月26日報道,7月23日,廣東省河源市9歲小學生張仰啅碾其纳w桌鈽》莢諍釉詞星笄哦嫻陌侗哂甕媸保饌庠詼掀瘧愕賴幕て律戲⑾植⒈嬡銑1枚疑似恐龍蛋化石,隨後通知相關部門。後經河源恐龍博物館工作人員現場發掘,現場共挖出一窩共11枚距今6600萬年前的恐龍蛋化石。接下來,博物館將組織專業力量對此次新發現的恐龍蛋化石進行清理和修復。


  

  張仰喆发现6600萬年前恐龍蛋化石


  小學生河邊游玩辨認出“恐龍蛋”

  河源市民李小芳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7月23日上午,她和兒子張仰喆来到东江大曲t澆畝穎哂甕妗!敖衲甑拇笏亞懦寤倭耍侗卡嘔狹眩旅嫻哪嗤諒懵對諭餉妗!

  本是為了來和斷橋留念的孩子突然有了新發現。“他在斜坡上的土裡發現一個蛋殼,急忙喊我說,媽媽這個好像是一個恐龍蛋殼。”李小芳說,就在不久前的博物館日,孩子剛剛在當地的恐龍博物館見過形態各異的恐龍蛋化石,展出的除了有完整的還有破碎的蛋殼化石,所以這次孩子一眼就認出來了。

  不僅如此,就在發現蛋殼化石的斜坡往上約80厘米處,張仰唴舱婌砂岩查樞又发现了一脤埼的恐龙蛋化石。随后,棱槨芳经朋友联蠙n膠釉純至┪錒藎扒蟀鎦

  11枚恐龍蛋化石來自6600萬年前

  廣東河源,自1996年以來,這裡發現了大批恐龍蛋和骨骼化石,它也因此被譽為“恐龍之鄉”。這裡建立了專業的恐龍研究機構——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又名河源恐龍博物館。


  河源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黃志青告訴北青報記者,23日上午,他們在接到消息後,與警方一同趕赴現場。在隨後的發掘中,共從地下六七十厘米處挖掘出一窩共計11枚“石蛋”,每枚直徑約9厘米,最終確認這些“石蛋”確為恐龍蛋化石。

  此次包裹恐龍蛋的紅砂岩在距今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形成,因其土壤呈紅色而得名。從出土的這些“恐龍蛋”來看,應屬於白堊紀晚期。

  黃志青說,此次發現11枚恐龍蛋化石的位置曾修築房屋,導致土石松軟。經過泥水沖刷腐蝕,蛋殼依然保存下來直至完整出土,這樣的恐龍蛋化石非常難得。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此地並非首次發現恐龍蛋化石。早在1999年,在距離這次挖出11枚恐龍蛋化石僅500米遠處曾挖出多枚不同類型的恐龍蛋化石。

  待時機成熟還將展開進一步挖掘

  黃志青介紹,博物館將會組織人力對這些恐龍蛋化石進行清理和修復。“我們先把這11枚恐龍蛋化石放在空調房內完成幹燥處理,然後進行加固,對破損的地方進行黏合與修復。大概周期在一年左右,事後將分時段展出。”至於此次出土的恐龍蛋屬於什麼屬種,暫無定論,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此外,河源恐龍博物館還會在適當的時機對此次挖出恐龍蛋的橋基處進行重查與進一步挖掘。“根據經驗,這裡可能不止這一窩恐龍蛋,或許我們還能有新的發現。”黃志青說。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作為“恐龍之鄉”的廣東河源,近年來出土形態各異的恐龍蛋化石,尺寸從1.5厘米至16厘米不等,具有豐富的科研價值。

  對於當地人而言,辨識恐龍蛋化石和恐龍骨骼化石也是一門“從娃娃抓起”的技能。李小芳表示,孩子此次能敏感意識到可能是恐龍蛋化石,與平時的教育密不可分。“可能因為生活的城市環境,他對關於恐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平時在街頭或者校園都能見到類似宣傳,孩子自己也會去博物館、圖書館查看相關資料,在學校老師提到這方面信息都會特別留意。至於他在發現恐龍蛋後能想到及時報告相關部門,依然與平時教育密不可分。”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