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揭露"鬼稱"的狂飆兄弟是當代俠客,祝福他們賺大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作為一名八零後,我小時候還經歷過菜市場普遍用杆秤來稱重交易的年代,那時候所謂的“九兩秤”、“八兩秤”泛濫成災,市場裡也經常因此發生糾紛甚至斗毆,那真叫一個人間煙火……




連雲港海鮮市場的“鬼秤”。截圖來自打假博主“狂飆兄弟”


後來,大型超市逐漸在城市裡開起來,人們發現超市裡不僅什麼都明碼標價,稱重也足斤足兩,購物體驗對菜市場形成碾壓優勢。

我至今都很喜歡逛大型超市的感覺,讓我覺得安心、豐足,是可以觸摸到的文明社會。

當然,後來菜市場在市監部門的管理下也逐步規范了起來,長期用“鬼秤”欺騙顧客的現象少了很多。但因為是小商戶分散經營,總還是難免有一些偷奸耍滑的商家會用“鬼秤”,很難清理幹淨。

但我萬萬沒想到,現在還有市場管理方和商家串通一氣普遍使用“鬼秤”的惡劣情況。


使用“鬼秤”現象最嚴重的是兩種場景:

第一類是面向游客的商家,例如三亞、青島等沿海城市的海鮮加工市場,以及這兩天廣為人知的江蘇連雲港海鮮蔬菜直銷市場。




這些商家面向的都是“一次性”的外地游客,抱著能宰一刀是一刀的想法,騙稱、調包肆無忌憚。

第二類是街頭流動商販,往往以弱勢群體的形象出現,挑著擔子或開著三輪車、農用車賣水果,一臉樸實憨厚,標價也相當優惠,實際騙秤下手最狠。九兩秤那都算良心商家了,普遍是七兩秤、六兩秤。

廣州街頭經常有賣榴蓮的流動攤販,紙箱殼上寫著19.9元一斤包開包熟,可稱出來5斤多的榴蓮實際只有不到4斤,真實價格達到30元一斤了。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9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4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