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美博弈: 程晓农: 中美贸易战输赢看啥(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美贸易战持续,有说中共将跟美国打持久战。图为今年8月江苏张家港的工人在卸进口的化工产品。(图)

  中美贸易战升级了。美国中国商品大规模提升关税,并非用“子弹”消灭“敌人”,而是用关税在美国进口的中国货流通路上亮起“红灯”,将导致订单和供应链转移;随着美国的进口货流部分告别中国,本世纪以来形成的以中国为重心的全球产业链也将部分转移到其它国家。


  9月18日美国总统川普宣布,分两阶段对中国实施2,000亿美元关税;中国商业部随即宣布,将同步反制;而白宫则表示,一旦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将对另外2,67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关税。走到这一步,这场贸易战无疑已全面展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能不会停止。那么,如何判断双方的输赢呢?目前中国的媒体和一些学者的说法明显跑题了。

  真正的输赢不是实际上可能征收多少关税,或者双方的“子弹”谁多谁少,而是关税“红灯”亮起之后货流是否改变方向。在从中国进口的货流通路上,美国用关税亮起“红灯”,将使订单和供应链转移;一旦美国的进口货流有一部分告别中国,本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可能告别其鼎盛时代。

  加关税:“子弹”还是“红灯”?


  自从贸易战开始以来,中国的媒体经常用一种军事用语来形容美国提高关税和中国的反制关税,即“子弹”,于是,中美双方的“子弹”多寡以及“子弹”对准谁,似乎成了判断这场贸易战成败的关键。子弹是一次性使用品,打出去就没有了;子弹的目标是消灭敌人,而中国的媒体似乎把川普视为打击对象。但是,关税战真是彼此开火,谁打得准、打得狠,谁就赢了?其实,这种比喻太离谱了,会极大地误导读者。

  关税不是“子弹”,它只是贸易货流通路上的“红灯”;它也不是只有一次性效用,而是长期有效;关税更不是消灭“敌人”的武器,它其实只是改变货流动向的指示灯号。美国关税的作用是警告进口商,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将因关税增加而价格上涨;如果进口商把增加的关税支出如数转嫁给消费者,他自己固然不受损失,然而,进口商品涨价多了,若消费者不愿买,进口商就只能调低价格,自己承担支付关税的开支,因此可能亏本。中国媒体和在美国政府的听证会上作证并反对贸易制裁的美国公司都认为,增加关税会让美国消费者不得不买涨价产品,于是,川普“打向中国”的“子弹”会反弹到美国消费者身上。这样的说法同样具有误导性,因为进口商不能强迫美国消费者购买涨价了的产品,而中国产品也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来源。


  中国企业做的是独门生意?

  美国的进口商,比如那些大型零售连锁公司,多年来都从中国采购大量便宜的日用品,比如服装、鞋类、儿童玩具、家用电器、办公用品等。这次新增加的关税主要就针对这些产品。那么,消费者是否会因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大涨价而吃亏,乃至恐慌?其实,这种说法是虚构的。

  以美国市场上的服装和床上用品为例,十多年前,百货商店或服装店里到处都是中国产品,顾客们想找一件不是中国制造的衣服或床上用品都很难;但近年来由于中国的服装和床上用品加工企业的各种成本不断上升,美国公司从中国进口服装或床上用品的利润越来越少,于是它们逐渐把订单转移到在东南亚或西亚国家设厂的公司,于是美国市场上的服装和床上用品产地逐渐变成了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价格因此略有上升,设计样式稍有变化,但美国消费者似乎完全不介意。早在中美贸易战发生之前几年,这个行业的供应链转移就开始了,到贸易战爆发时已大体完成。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已经有 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3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3 游客 [曰.西.禹.语] 2018-09-21 17:52
    关键是产品的可代替性:中国出口的基本都是些没含金量的
    评论2 游客 [所.五.纳.诵] 2018-09-21 15:15
    “红灯说”是对的!现中国领导人想的是忍一两年,直到老川不能连任,新总统上台后会改变!但是会改变的可能较小,就算改变也只是一部分!受苦的只是中美的老百姓!!!
    评论1 游客 [焦.教.下.思] 2018-09-21 07:45
    此评论因为含有不合适言语, 已经被禁止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4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