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詳解監管方重拳出擊ICO的心路歷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摘要:ICO把一條好好的路走偏了。


  在9月2日上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於對代幣發行融資開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明確了ICO本質上屬於未經批准的非法公開融資之後,今天下午,央行等七部委也下發公告,正式叫停ICO。

  至此,暴利已超販毒的幣圈上市游戲終於有了定論。無論魚龍,只要是ICO項目,都沒能逃過這場整治。


  對於ICO的監管來得迅疾而猛烈,這並不太符合中國監管機構對於金融科技創新一貫秉持的“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的風格。很多人都還記得,在更早之前,不止一位監管機構人士曾在公開場合透露過對於ICO進行“沙箱監管”的思路。而在相關部門相繼發布有關ICO的風險提示之後,更高層的監管機構仍未立刻給出明確表態。

  從“曖昧不明”到“立即叫停”,監管機構對於ICO的態度何以悄然生變?

  ICO這條路走偏了

  “ICO原本是區塊鏈項目非常重要的融資手段,我對ICO把一條好好的路走偏、走歪感到痛心疾首。”一位來自監管機構的人士在接受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秘書處訪談時,表達了對於當前ICO亂象的強烈憤慨。

  在上述人士看來,ICO如今已經演變成為一種巧取豪奪,這種毫不自律、毫無管制的行為,監管部門是不可能容忍,更不可能坐視不管。

  今天相繼下發的兩份整治公告,正是監管層態度的最明確體現。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縮寫,即首次代幣發售,是企業或非企業組織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發行代幣,向投資人募集虛擬貨幣的融資活動,被稱為“幣圈IPO”。通常來講,ICO項目通常有兩種方式進行融資,一種是給投資者ICO項目所創建的代幣,而這種代幣隨後可以在公開平台上進行交易,投資者可以賺得代幣價格波動的收益,這一種是當下ICO項目投資最常見的方式。而另一種方式則是投資者得到債權,就像購買P2P一樣,融資方與投資者約定好期限與收益。

  “ICO融資時的價格都很低,每個代幣往往折合人民幣只需要幾角,就算是監管壓力最近頻頻出現導致一些代幣的價格出現下跌,但也沒有低於原來發行價的。”一位投資ICO的玩家表示,在她看來,就算是再不靠譜的ICO項目也能有收益,“現在就是在博傻階段。”

  “一幣一墅”的故事在中國層出不窮,投資者在ICO高額收益的誘惑下陷入瘋狂,甚至連跳廣場舞的大媽也拿出畢生積蓄加入了這場狂歡。

  7月25日,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了《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監測發現,面向國內提供ICO服務的相關平台43家,完成的ICO項目累計融資規模折合人民幣總計26.1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

  透視這塊炙手可熱的ICO蛋糕,看似豐盛的奶油下掩蓋著的卻是肮臓的欺詐傳銷騙局。


  對融資者來說,無論如何融資都應當物有所值。但很多ICO項目明明沒有任何價值或者實際價值很低,卻以融到大額資金而沾沾自喜,這就帶有了欺詐性質。上述監管機構人士同時強調,如果以創新之名,行詐騙之實,那麼這些老鼠屎會壞了滿鍋湯,使得性質發生改變,後果極為嚴重。

  更令人擔憂的是,ICO蘊藏著洗錢風險。在傳統的反洗錢框架下,籌措資金的企業需做到盡職調查,譬如了解客戶,確認他們的身份,了解財富來源等。但通過ICO,手握黑錢的投資者可以輕易從其他投資者手中,甚至是直接向ICO發行主體手中買入代幣,再將代幣轉讓,就實現將黑錢轉換成幹淨的錢。

  投資教育?真的會有人聽嗎?

  實際上,在今天之前,我們從監管層針對ICO的風險提示中已經能夠看出將ICO定義為非法集資的傾向。

  比如,8月30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風險提示稱,近期各類以ICO名義進行籌資的項目在國內迅速增長,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並形成較大的風險隱患。一是國內外部分機構采用各類誤導性宣傳手段,以ICO名義從事融資活動,相關金融活動未取得任何許可,涉嫌詐騙、非法發行證券、非法集資等行為。二是由於ICO項目資產不清晰,投資者適當性缺失,信息披露嚴重不足,投資活動面臨較大風險。投資者應冷靜判別,謹慎對待,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三是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員單位應主動加強自律,抵制違法違規的金融行為。

  此前,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也對外發布《ICO風險提示函》稱,投資投資ICO項目時,除可能面臨虛擬貨幣技術方面風險造成的損失以外,還可能存在參與非法集資、洗錢、傳銷等違法犯罪行為引發的法律風險。對於信息不夠透明的項目,還存在被詐騙風險。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