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人不帶現金反而花錢更多(圖)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9月11日發表題為《中國人出門不帶錢反而花得更多了?》的報道稱,在中國,不僅是購物,從共享單車到醫院掛號再到公共繳費,日常生活的幾乎全部領域都支持手機下單和支付。據《北京青年報》調查,超過70%的網絡用戶回答:“現金已並非生活必需品”。


  

  網絡配圖


  一項針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用戶的調查顯示,平時隨身攜帶的現金在100元以下的受訪者占40%(26%不超過100元人民幣,14%完全不帶現金)。中國調查公司艾瑞咨詢統計顯示,不含銀行服務,中國移動支付2016年達到58.8萬億元,猛增至上年的約5倍。其原因不僅有信用卡在中國普及緩慢,還包括政府對阿裡巴巴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涉足金融服務一直顯示出寬容姿態。

  報道稱,即使是很小的店鋪,只要生成二維碼,無需讀取設備即可收款,如此便捷的條件正在推動手機支付的不斷浸透,形成了支持店鋪增加、用戶也隨之增加的良性循環。在香港(專題)生活的一位20多歲深圳女性表示,“我回到內地時完全不用現金。手機支付非常方便,幾乎沒有人因為擔心個人信息泄露對要不要使用感到猶豫”。


  最近,在菜市場擺攤的小販也貼出了付款用的二維碼,過年時親戚朋友用手機發紅包互贈壓歲錢也變成了習慣。武漢一名30多歲地女性表示“很多餐廳和便利店都不願意收現金了”,隨著手機支付的普及,店家似乎開始覺得用現金還得找零錢,太麻煩。最近甚至出現了通過手機預約美容師和網絡醫院等服務。


  日本岡三證券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後藤好美指出,手機支付服務的擴大正在明顯提升中國人的消費

  頻率。後藤尤其關注騎著電動車送餐的網上外賣服務,據悉,一些人以前每天只會去實體店買1次咖啡,但現在很多人會通過外賣每天點很多次咖啡

  實際上,自2016年下半年起,餐飲消費額的增長率呈現增長態勢。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網上訂餐APP的用戶人數截至6月比2016年底增長了41%,總數近3億人。與此同時,手機支付帶來的龐大消費增加了IT企業的投資資產。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淮.融.至.命] 2017-09-15 23:32
    無論哪些形式,錢仍舊是生活的必須品!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