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16岁进北大 她18个月拿美博士学位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6岁考上北大后,戴韵就开始了“拿学位拿到手软“的学霸之路。现年26岁的她先后拿到了2个本科学位,2个硕士学位,1个博士学位。

  从北大毕业后,她调转人生方向,去美国加州大学从零开始攻读教育人类学。这是美国最难毕业的文科博士专业之一,平均8年毕业,她在18个月完成。


  在近日火爆的“90后”美女学霸中,戴韵无疑是特别的。作为其中唯一的人文社科博士,她走过美国漫长而高淘汰率的文科博士项目,现在南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成长轨迹。

  相比于传统苦读的中国留学生,戴韵的生存法非常简单——“不要放弃自己的过去,顺势而为,做自己就好。”

  人生现在就定型,太没意思了!

  

  2014年,刚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时,戴韵感到新奇和喜悦。


  圣芭芭拉是美国着名的度假胜地,小镇如画,依山傍海。更重要的是这所学校学术声望甚高,在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居24名,北京大学53名,清华大学57位。

  不过,生活很快陷入焦虑。同学多是教育学或相关专业出身,有的拥有多年业务经验,从传播学跨专业,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每周上千页的阅读材料,怎么读都读不完,常读到半夜三点,有时候,“边读边哭,因为读不懂,怀疑自己智商有问题”。每周例会, 看着导师嘴巴一张一合,听着“反身性”、“认识论”、“表征”像听天书一样。失眠,狂吃,压力巨大,一个月猛增快十斤。她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了地方。


  这与最初的踌躇满志不同。还在北大读研时,她认识现在的导师Judith Green,一位美国知名教育人类学家。Green教授觉得这个年轻人思维活跃,善于思考,也勤于学习,认识一个月后,邀请她跟自己读博。

  仅花了半天,她就决定去了。在此之前,她还做着财经记者的梦,教育学博士从未出现在她词典中。

  这个决定并不冲动。在本硕期间,她就在新华社、《财经》杂志等媒体实习,那是微博兴起、公众讨论空间形成的时期。不过,她很快发现,讨论常演变成骂战,大家立场不同,交换语言并不一定增进理解,反而误解加深。戴韵开始思考:“人怎么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观点?从交谈到理解到底有多远?”

  Green教授从事方法论研究,在根本层面探讨人怎样认识世界、形成知识,基于此研究教育。当她抛出橄榄枝时,戴韵毫不犹豫接下了,“因为这些研究能解答我的疑惑”。

  作这个决定,她不是毫无压力。跨专业学教育学,还是难得出名的教育人类学,美国教育学博士平均8年毕业。更大的压力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女生二十几岁出国读博士,就像一场赌博,拿理想和青春对赌,赢了或许有个未来,要是输了,三十几岁还是一无所成,结婚生子等社会压力像一座座大山。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34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