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慶祝內蒙古建區70周年(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與蘇德夫的相識緣於2014年策劃Lonely Planet《內蒙古》一書,那時我正在挑選插圖,他發來一個大大的壓縮包,讓我一下子挑花了眼。瀏覽過大量攝影師的采風作品之後,蘇德夫的照片為我敞開了一個更真實的草原世界。沒有獵奇,沒有刻意的擺拍,沒有外來者的居高臨下,因為他就生活在那些畫面裡,一切都是他的專屬模特,再熟悉不過的故土毫不吝嗇地把最好的模樣展示給他。


  他的許多紀實作品是用理光卡片機拍攝的,最早在網上引起關注的照片有些甚至是手機攝影,比起長槍短炮的器材,更容易讓人聚焦的是他對呼倫貝爾草原深層的了解和熱愛。

  


  夕陽下的蒙古族母親。

  草原的主人

  2015年的夏天,蘇德夫透過首屆“故鄉的路”中國少數民族攝影師獎在北京798舉辦的作品展覽,開始被更多的人熟知。展覽海報上,一位蒙古族姑娘氣場強大的背影照片,便是由蘇德夫拍攝。在10位入選的少數攝影師中,他是最年輕的一位,拍攝那張照片時他只有25歲。


  蘇德夫為那幅呼倫湖畔的背影取名“空門”,並解釋道,“古老的呼倫湖,海一樣的波瀾有一種魔力,思緒萬千過後是一切皆空的澄淨”。呼倫湖的蒙古語名字“達賚諾爾”,翻譯過來正是海一樣的湖,蘇德夫父親和姥姥的骨灰就葬在這片汪洋之中,那天他走到湖邊,思念著故去的親人,而後碰巧拍下這幅照片。他將這種幸運歸結於長生天的眷顧。長生天,騰格裡,蒙古族人心中至高無上的天神。

  


  “空門”,獲選為中國少數民族攝影師獎展覽的海報作品

  蘇德夫出生在呼倫貝爾草原腹地,今年迎來三十歲生日的他,不斷目睹身邊的同齡人離開草原,前往各自認為的更好的地方打拼。而他卻選擇留下來,用影像記錄蒙古草原的點滴變化,這個習慣從高中起堅持至今,並打算一直維系到生命終點。因為他心裡始終惦念著,“青春賦予我們向往城市的權利,故土又將如何是好。”

  從親人到安達(朋友),從老者到孩童,人是蘇德夫攝影的永恒主題。祭祀伊和烏拉聖山的巴爾虎少女,牽著兩只羊羔在城鎮街頭散步的老人,健碩的草原博克(摔跤)手,應邀誦經祈福的喇嘛,參加婚禮的布裡亞特蒙古人,年過六旬的馬鞍手藝人……草原的人文與生態都是記錄的對象,他相信二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而他選擇以人為主,把草原人的生活、人與草原的關系真實地展現出來,進而影響生態,讓故鄉從熟悉變陌生的過程可以慢一些,再慢一些。

  那次選圖過程中,我最喜歡的是一張騎在馬背上的蒙古族母親,她慈祥地望向鏡頭,如背後的夕陽般溫暖。蘇德夫驕傲地告訴我,那正是他的額吉(媽媽)。他的微信頭像是一幅可愛的插畫,一對身著蒙古袍、頭戴氈帽、扎著情侶圍巾的青年男女依偎在一起。美麗的蒙古族妻子並不常出現在蘇德夫的作品裡,但他的LOFTER中最火的一張照片就是妻子的剪影。豪放直爽而又細膩靦腆的蒙古漢子,以自己最擅長的方式深情地表達著愛意。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