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从副国到副科:锦衣他日人争看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最近,中国cctv纪录频道播出了6集纪录片《苏东坡》,再度掀起了东坡热。今天也为各位推荐一本关于苏东坡的书——《苏东坡官场笔记》。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妇孺皆知的大名人,也是闻名天下的千古风流人物。千百年来,他之所以受人追捧,粉丝众多,是因为他既是一个官员,又是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美食家……多年来,研究苏东坡的学者很多,但研究者或着力于他的诗词歌赋,或侧重于搜集他的逸闻趣事,或力图全面的研究苏的生活和人生,很少有人把触角探伸到苏是如何做官的。而恰恰做官是苏东坡的主业,写作和其他都是业余。他从不足25岁进入官场,最高做到副国级,最低贬到副科级,直到65岁病逝于常州,一直为官,即使在三次贬谪中,还都是有虚职的。

  当文人性情遭遇官场险恶,成就了苏东坡的别样人生。作为中国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物,他忽上忽下的宦海生涯极具标本意义。他爬上高位有什么诀窍?又怎么会遭遇牢狱之灾?为什么宁愿做一个既无一分钱工资又备受屈辱还存在巨大政治风险的虚官,都不愿回老家种地?在一次次政治洗牌中如何表现?答案就在这本书中。


  初仕凤翔:到基层锻炼

  苏轼做官的起点很高,在科考中凭借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受到了仁宗的高度赞扬,破格任用他为凤翔府判官,一步就到了从六品的官职。当时他只有25岁。在当时,这是具有轰动效应的破格提拔。在今天,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一下子被任命为某地级市副市长,也是需要极高极强的想象力的。

  苏轼在凤翔府判官任内的第二年春天,由于很长时间不下雨,严重的旱灾使百姓们生活困难,苏轼奉上级的命令到太白山上求雨。后来果然下雨了,于是就在扶风官舍的北边筑了个亭子,名喜雨亭,他有感而发作了《喜雨亭记》,以轻快的笔调抒发了久旱得雨的心情。这大概是他最早的政绩。

  然而年轻气盛的苏轼在凤翔从政期间显示出了骄傲、任性的苗头,犯了官场正副职不和的大忌。当时的凤翔太守陈公弼是个军人出身,不苟言笑,苏轼不大喜欢他,经常与他争议,闹得很不愉快。有一次陈太守命他为建成的凌虚台作记,苏轼在这篇《凌虚台记》中狠狠的讽刺了陈太守一把。他写道:我曾经和陈公一起登台而望,看到东面就是当年秦穆公的宫殿遗址,南面是汉武帝的宫殿遗址,北面是隋唐时的宫殿遗址。它们当年雄伟壮丽,坚固而不可动摇,何止百倍于区区一座高台呢?然而几百年后,却连破瓦断墙都不复存在了。相比之下这座高台又怎样呢?一座高台尚不足以长久依靠,相比于人之间的得失,来去匆匆又如何呢?或者想要以高台夸耀于世而自我满足,那就大错特错了。

  令苏轼没有想到的是,陈太守一字未改刻在石碑上。也许是陈太守的大度感化了他,多年后苏轼回忆起这段往事,认为自己年少不懂事,现在想起来真是非常后悔。

  与上级不和是从政的大忌,在苏轼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他接受了这次的教训,与上级处得很和谐。这是苏轼任三年凤翔府判官最大的收获。


  乌台诗案:130天牢狱之灾

  宋神宗元丰二年,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方官任上多年的苏轼,官声、政绩、文才和知名度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此时,在神宗领导下,熙宁变法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王安石已从宰相的位置上退休,中央核心领导层出现权力真空。变法派的领导人物不是已经失势,就是已然隐退;保守派领导人物韩琦、欧阳修已死,司马光跑到洛阳埋头写书去了,也是群龙无首。苏轼名气这么大,政绩那么突出,此时如果被皇上看中,破格提拔进中央工作不是没有可能的。

  正是这种可能把苏轼置于危险的境地。朝中的一窝小人正在密谋一个陷害苏轼、置苏轼于死地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总策划、总牵头人、总协调人就是御史中丞李定,一个靠投机取巧爬上高位的标准的小人。他的两个帮凶一个叫舒亶,另一个叫何正臣。


  他们从苏轼《湖州谢上表》中找到了严重问题,摘录了其中“知其愚不识时,难以追陪先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几句话,说苏轼倚老卖老,恶毒攻击皇上重用新人,妄议朝廷变法的大政方针。紧接着在苏轼已经发表的诗集中搜寻出大量反皇上、反朝廷的诗句。例如:

  皇上给贫民发贫困补助,他说:“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皇上兴修水利,他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皇上下令盐业专卖,严禁私营,他说:“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李定给苏轼总结的四大罪状,每一条都是杀头之罪。神宗看到御史台送来的状告苏轼的材料,越看越生气。他倒不是完全相信黑材料中对苏轼的诬陷都有事实根据,但黑材料中提到的“恶劣影响”,唤醒了神宗皇上对苏轼的气愤。变法要继续,还真得抓个典型,杀鸡儆猴,打一打这些保守派的嚣张气焰,为下一步改革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6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