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什麼是馬基雅維利的“時刻”(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如果沒有副標題“馬基雅維利與他所創造的世界”,《朝服》(菲利普?博比特著,楊立峰譯,商務印書館,2017年2月)這個書名和封面設計使它看起來更像一部小說。“朝服”出自馬基雅維利寫給維托裡的一封信,其中說到他生活在農莊裡:在樹林裡聽伐木工講故事,在客棧裡聊天;黃昏時分回到書齋,“在房門口,我脫下了沾滿塵土的白天工作服,換上朝服,整我威儀,進入古人所在的往昔宮廷,受到他們的熱心款待;……在那裡,我毫無顧忌地和他們交談,問他們出於什麼動機而做出那些行動,他們親切地回答我的問題。……我記下了一切,寫成了一本小冊子《君主論》。”博比特以這段話作為全書的結束語(198頁)。或許可以說,“朝服”象征著研究政治的人——無論專業學者還是街頭評論家——在精神上應該具有的“威儀”和毫無顧忌地與當代“君主”們平等交流的底氣。本書“作者簡介”稱作為政治學家和法學家的博比特曾任從卡特到克林頓四位美國總統的特別顧問,這反而讓我心懷警惕:在書齋學者與“國師”之間,博比特的“朝服”到底是什麼性質的呢?他的“馬學”之中具有何種現實關懷?


  

  



  馬基雅維利


  這個問題不難在他自己的論述中找到一些答案。在“序言”中,博比特說他研究馬基雅維利的“獨特視角”就是“作為一名憲法學者和外交與戰略史學者的視角”,他相信如果我們把馬基雅維利當作一種“新的憲政秩序的預言者,他的著作就能夠對外交家和政治家產生切實的巨大助益。”這樣的“獨特視角”建立在他關於目前這個時代的判斷之上:“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與馬基雅維利的時代相類似的時代——一種新的憲政秩序正在形成的時代”(3頁)。博比特在“序言”開頭就說一直以來人們對馬基雅維利的著作興趣很濃,但原因卻很難說清楚,而對於他來說,研究馬基雅維利的原因明確而簡單:是因為當今時代的問題。

  關於馬基雅維利的政治理論,迄今為止已有的研究著述用“汗牛充棟”也無法形容,其文獻之浩瀚恐怕連最權威的“馬學”專家也不敢聲稱全都了解。在這些巨量的研究文獻中所提出的問題之多更是難以數計,比如對於波考克出版於1975年的《馬基雅維裡時刻》,有學者不無誇張地說“它提出了上千個問題,解決了兩三個,給歷史學家和哲學家們留下來幾十年的工作。”(菲利普?佩蒂特語)當我和一位美國法學院的學生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他認為更要命的是這些研究成果中的許多有價值的問題也會被淹沒和遺忘。這也是博比特在撰寫本書時所具有的清醒意識,他明確指出“進行憲政與戰略研究的馬基雅維利”至今沒有得到正確理解,而“這個馬基雅維利才是他的重要性的真正根源”,因此他的論著將圍繞這個馬基雅維利展開。(8頁)他的研究結論也非常明晰:“這就是我所發現的馬基雅維利——一位憲政論者。”(9頁)作為“馬學”研究的門外漢,我只希望通過閱讀而思考“什麼是我們自己所面對的‘馬基維雅裡時刻’”和“什麼是我們應該追尋的‘憲政秩序’”,這些在我看來同樣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3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5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