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83年前的今天 来看看到底有多恐怖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沙尘暴灾后,1936年南达科他州一处废弃的农场 。(美联社)

  1934年5月11日,强大的沙尘暴使得数百万吨的沙土,从美国内陆的大平原地区吹到东岸,纽约波士顿和亚特兰大都受到沙土的侵袭。


  大平原地区 (Great Plains)在19世纪中叶形成,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牧草。草地使土壤保持着水份,尤其在干旱季节,土壤不被风吹走。二十世纪初,大平原逐渐变成农耕地。 1917年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小麦的需求量大增,农地也开始无限扩张,新发明的耕耘机一部接一部,在草原上耕作。一次大战后仍持续耕作,马力更强的汽油耕耘机加入农地。 1920年代,小麦产量一下子增长了300%,到1931年就达到了市场平均需求。

  1930年代初期,整个大平原地区发生严重干旱。随着农作物的枯萎死亡,大风从过度耕作和放牧的土地上吹过时夹带着沙尘。发生沙尘暴的次数,在1932年有14次,1933年增加到28次。1934年沙尘暴的次数下降,但强度增强,最终导致1934年5月最严重的沙尘暴。在两天的时间里,一级强风从大平原吹向东岸,沿路像巨鹰般抓起约3.5亿吨的泥土,所到之处沙尘遮天蔽日。据纽约时报报导,沙尘落在纽约时,街头行人张不开眼睛,喉咙里满是砂粒,一片哭泣和咳嗽声,海上三百哩外船只的夹板上甚至堆积着沙粒。


  沙尘暴迫使德州、阿肯色、奥克拉荷马、科罗拉多、堪萨斯和新墨西哥的数千户家庭迁移到加州。1935年4月15日又发生另一场超强沙尘暴,被称为“黑色星期天”,将大平原地区推向绝望的境地。那年,老罗斯福总统的政府部门开始监管农作方式,包括作物轮耕、牧草播种和新的耕作方式。之后,沙尘暴次数减少了65%,到1939年秋天的干旱期结束后,大平原沙尘暴才告平息。

  


  1935年4月15日奥克拉荷马“黑色星期天”。(美联社)

  

  1935年德州沙尘暴。(国家档案局)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3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6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