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揭秘中共七常委眼中的"好作品"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去年曾引發全國現象級討論的文藝工作座談會在一年後的2015年10月14日再度占領各大媒體的頭條,這一次是公開了習近平在座談會上長達1.4萬多字的發言稿,隨後各類解讀即刻紛紛而動。習近平提到,“‘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很多網友注意到,習近平除了直陳當前文藝事業中的弊病,“創作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無疑也是這次講話的重點之一。政知局梳理發現,事實上,七常委在調研中都曾為他們眼中的“好作品”列出標准。


  

  習近平眼中的好作品需要符合什麼樣的條件呢?文藝座談會現場,他給出了這樣的答案----精品之所以“精”,就在於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福樓拜說,寫《包法利夫人》“有一頁就寫了5天”,“客店這一節也許得寫3個月”。曹雪芹寫《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正是有了這種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藝作品才能打造出來。此外,打動習近平的作品還離不開對“創新”二字的追求。“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文藝創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同創新能力不足很有關系。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就多處講到,作家詩人要隨著時代生活創新,以自己的藝術個性進行創新。”


  


  “我網購過,最近還買過幾本書。”2015年3月1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李克強爽朗笑答記者提問。隨後,他解讀“全民閱讀”連續兩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既是吸納了各方建議,也來自於自身愛書的情懷。李克強在其曾主政過的河南,也留下了一段“書緣”,公開報道顯示,他曾多次前往河南省新華書店圖書批銷中心尋找好作品。李克強停留最多的地方依次是經濟類、管理類、外語類、哲學類的書架。


  

  2004年7月27日,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張德江來到廣東美術館,參觀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覽”。公開報道顯示,這些作品既反映出傳統美術向現代轉型的特點,又體現出中華民族文化和嶺南文化的特色。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2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7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