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姜文: 姜文:妻子周韻向我推薦舒淇那英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姜文:電影有時候美妙 有時候讓人絕望


  在新片《一步之遙》上映前與姜文聊電影,談到最後時刻,他無意間說出了一個短句,在我們看來能大致概括他全部電影觀和人生觀的:『又不裝,又特別達意,又讓你覺得特別有味。』他的電影是這樣,由一個梗概生長為豐滿故事,再制作成作品,都在事先設計的前提下尊重隨機和自由的現場判斷。他的生活也是這樣,一直在避免讓自己的行為被理解為刻意和擺姿態,在他看來,關鍵不是去做什麼事,而是你心裡是否真的需要去做。

  比起單純的“形式”,導演姜文更喜歡一件事的實際價值。一個例子是,他習慣用毛筆寫工作日志,不是純粹地練書法,而是為了記錄工作本身的情況。需要放空時,他會隨時強迫自己安靜下來,但方法可能是突然開始奔跑,而不是非得找個地方安靜地打坐。同樣是出於這種對形式化的反感,他對一些簡單化的口訣、概念和總結充滿警惕,隨時反駁。


  《智族GQ》與姜文的兩次對談分別發生在《一步之遙》的內蒙古拍攝現場和他在北京的工作室。當時,這部電影的制作正在進行,話題從正在做的這部電影開始卻不拘泥於此。

  《一步之遙》講的是一個發生在北洋時代上海的故事,有愛情,有陰謀和凶殺。它既屬於那個時代,又不完全屬於那個時代,而是處於一種姜文所追求的“中間狀態”,無法用一個簡單的標簽來概括。

  作為導演,姜文不喜歡很多對他本人和他的電影的“模式化”的描述。就像《一步之遙》裡的那種時代感一樣,他的創作過程也是某種中間狀態,一方面,前期准備非常充分,劇本和拍攝方向都已經准備周密,另一方面,很多拍攝也要依賴於現場的掌控力,一片雲彩、一種色彩,都沒法事先預測。

  當最後拋開電影談到人生時,同樣的感覺又浮現出來。姜文相信“無法是大法”,享受“我們作為生命現象存在的這一時刻”,依據不同的場景調整對自我角色的認知,沒有什麼確定的原則和堅持,因為“一直在找”。


  “讓你回顧你的一生,給你五秒鍾,你說一生是什麼色的?”他說。

  聽起來,無論一部電影還是整個人生,對他而言都是一個需要隨機把控的、未知的、難以簡單概括的豐富過程。

  《一步之遙》裡的馬走日的原型是閻瑞生,而《閻瑞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電影,很多人認為《一步之遙》有向它致敬的意味。


  我確實沒有致敬的意思,我幹嗎跟閻瑞生致敬啊,跟第一部長篇致敬也犯不著。我們確實沒有找到可致敬的東西,不是說我狂妄,我覺得那句話不錯,“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這是辛棄疾一首詞裡面的話,他的態度我很欣賞。我們不覺得過去的東西就是好,當然我們也不覺得未來就一定比現在更好,我們很尊重自己以及我們作為生命現象存在的這一時刻。前人有可研究學習的東西,但是用致敬有點兒太文藝腔,我們不是搞流行歌曲。實際上,我真是在給人生或者說給這樣一段生活起個外號,以我們自己的認識來表述一下。

  閻瑞生的故事本身也確實有傳奇性,他的不一般在於,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可能是我小時候學的這些東西帶來的印象太深了,我覺得在普遍性、特殊性之間找到一些有意思的東西確實是值得花時間的。

  《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雖然是同一個時代,但這兩個電影的時代氣質還是不同的。

  《讓子彈飛》是北洋時期的南部中國,這一部是北洋時期的東部中國,我可能還要再弄一個北部中國、西部中國,搞一個北洋四部曲。北洋時代戲劇性比較強,它是從一個整體要變成另一個整體之間的活躍的縫隙,是四分五裂的,沒有一位說了算的人物,誰都可以試試,誰都能比畫比畫,所以戲劇性比較強。亂世出英雄,我們今天能聊到的有趣的人,好多都是那時候蹦出來的,所以它就特別能產生好故事。有趣的、有意義的東西,隨便抓就有。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