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纪念日本投降不能停留在抗日神剧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14年8月15日是日本二战战败投降69周年纪念日。据报道,虽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没有选择在纪念日当天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但仍有日本内阁成员前往。法新社报道称,日本国家公安委员长古屋圭司(Keiji Furuya)和日本内阁总务大臣新藤义孝(Yoshitaka Shindo )分别在今日进行了参拜。


  尽管8月15日并非真正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但这一天仍然被中国民众所关注。因为每到此时,日本的参众议员乃至首相,会去参拜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对于深受侵华战争伤害的中国人来说,日本政府“拜鬼”行为为当下中日关系蒙上阴影,在“钓鱼岛冲突”加剧之时,此举更是会让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就在一个月前的7月7日,中国高调举办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还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对于历来讲究“逢五逢十”才高规格纪念的中共来说,显然希望通过此举回击日本右翼极端行为的挑衅,向日本示威、亮明战牌的意味明显。


  因此,中方如何纪念8月15日日本战败纪念日也颇为引人关注。中国官媒《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指出,部分中国人在对待中日关系问题上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甚至是抗日神剧阶段,建议国人通过反思历史,以史为鉴才能使这种纪念更为深刻。文章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中日关系的改善,建立在双方认真审视和对待历史的基础上。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依然罔顾甚至篡改历史,不承认曾经的罪恶和侵略,首相安倍晋三积极推进他的修宪扩军备战主张,以使日本摆脱战后体制,成为“亚洲地区领导者”。对侵略的视而不见,种种挑衅言论和作为,在伤害中国民众情感的同时,也损害着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日本正视历史,才可能解决中日之间的摩擦与冲突。


  对于中国人而言,对历史的回望,不仅是记得曾经的侵略、屈辱、抗争,也不是为了重温悲惨的记忆、延续仇恨,而是真正地以史为鉴。抗日战争仅仅是历史中的一个节点。此前,中日之间的强弱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在那场战争中,一个曾经强大的帝国,一个不论在人口、兵力、经济总量都远强于日本的大国,猝不及防、不可思议地被打败,并由此被割地赔款、被侵略、被奴役,以致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文章还指出,对历史的回望,不仅是记得曾经的侵略、屈辱、抗争,也不是为了重温悲惨的记忆、延续仇恨,而是真正地以史为鉴。反思甲午之败的意义,不在于重申侵略者的“恶”,而是为了反省为什么遭遇侵略和失败,知国耻家辱而后勇,才能在变革中走向强大。自甲午战争至侵华战争,再到中日近年之冲突,决定两国关系的根本,依然是实力。


  文章提到,今天,重新审视中日关系之时,我们需要思考:对于历史,对于日本,我们究竟了解多少?不管是甲午战争,还是抗日战争,我们是否有足够深入与全面的认知,或者只是停留于电影中的海战场景,以及“打鬼子”的电视剧?历史是其完整真实的面孔,还是被戏说、被删改、被乔装打扮的“小姑娘”?我们的“知耻而后勇”是建立在对历史足够了解之后的进取,还是不明就里的义愤和无意识的“抗日”冲动?我们的心态,是永远也摆脱不了的受害者的屈辱,还是对“小日本”不屑一顾的自负?

  文章认为,如果国人对历史的认知,仅仅是抗日神剧中的“鬼子”、汉奸;如果对日本的了解仅仅是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或者樱桃小丸子、本田车、尼康相机,那么便谈不上真正的铭记与反思。文章强调,中国人一遍遍地重申和阐明立场,但对和平的热爱,对中日友好关系的期许,需要足够的经济、军事和精神实力做支撑。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8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