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巴基斯坦表态只要是我们的中国都可以用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印度《印度时报》5月22日载文称,巴基斯坦国防部长穆赫塔(Chaudhry Ahmed Mukhtar)表示,中国已同意巴方请求,一旦巴基斯坦与新加坡方面就瓜达尔港签署的运营协议一到期,中方就将接管瓜达尔港,“同时,巴方还指出,希望中国在巴建海军基地”。图为瓜达尔港现状。

  “巴基斯坦和中国是兄弟。只要是我们拥有的,中国都可以使用,一点问题都没有。别人愿意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去吧。”这是日前巴基斯坦海军参谋长诺曼·巴希尔,对西方及印度质疑中国海军可能会使用巴基斯坦港口所做的回答。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并不只是官方的客套。在被认为最能体现民意的网络上,“巴铁(铁哥们)”、“两个深度(巴中友谊比喜马拉雅山高,比印度洋深”随处可见,成为中巴关系的生动写照。在一直认为“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的西方外交圈,许多人看不懂中巴60年持续不变的关系。有美国媒体质疑,为什么我们给巴提供的援助比中国要多得多,却不被当成朋友?法国《阿特拉斯新闻》感慨说,在许多巴基斯坦人看来,中国不但是盟友,也为巴提供许多发展机会,更可贵的是“没有像美国人那样背叛过”,没有因其他国家更大、更富而有所取舍。


  “如果美国将巴基斯坦拱手让给中国,将会发生什么?经济举步维艰、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美国,会停止援助并让中国填补这一真空吗?”在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访华庆祝中巴建交60周年之际,美国《赫芬顿邮报》18日连提两个疑问,质疑一些美国议员要求停止向巴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做法。


  吉拉尼访华是在巴基斯坦与美国因拉登之死关系出现紧张的背景下进行的,也使得吉拉尼在中国的一言一行都受到西方和印度媒体的关注。《印度时报》称,对于巴中关系,吉拉尼表示:“在所有困难情况下,中国都与巴基斯坦站在一起。因此,我们称中国是一个真正的朋友,一个全天候的朋友。”文章称,在巴总理盛赞中国朋友时,美国参院外委会主席克里在巴基斯坦访问,他称美国与巴基斯坦是“面对共同敌人的战略伙伴”,极力想“弥补”两国间的“裂痕”。不过,美联社称,克里在巴拒绝就越界消灭拉登一事致歉,还向巴方递交了一份与怀疑巴包庇激进分子有关的“具体要求”清单。


  “没有比巴基斯坦的角色更多元化的了:美国盟友、中国伙伴、印度敌人、塔利班故人,这些自相矛盾的角色重叠在一起,使巴基斯坦成为一个棘手问题。”法国《拉芒什海峡自由报》这样形容巴基斯坦给世界各大国带来的难题。许多西方媒体认为,巴基斯坦是在“打中国牌”给美国和印度看:即便美国抛弃了巴基斯坦,巴背后仍有一个大国做坚强后盾。《纽约时报》称,巴利用此次访问向国际展示,中国是巴基斯坦获得安全和经济援助的另一个可选择对象。

  西方做出这一判断的根据,是其一贯“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的外交铁律。法国《大西洋》杂志认为,美国一直用苛刻的态度对待巴这个反恐盟友,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巴无论如何都不会得罪美国这个大金主。但文章称,历史不止一次证明,“做美国的朋友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够多危险、多靠不住,印巴战争期间是如此,巴印核竞赛时是如此,此次(拉登事件)不过再次印证罢了”。而中巴间60年的友谊是多层面的,双方在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等多个领域都相互需要和依存,双方也成为唯一在任何时候都靠得住的朋友。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3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9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