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高市台海言論會讓中日關系"政冷經也冷"嗎?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本月因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言論引發的紛爭,使得“政冷經熱”有可能轉變為“政經俱冷”的新局面。中國短短幾天之內,報復措施頻密——暫停日本水產進口、停止牛肉進口磋商、發布旅游留學警告。https://t.co/VmA42WUifM—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November 23, 2025


進入本世紀以來,中國日本的“蜜月期”已經結束,自那時起,形容這對東亞鄰居的關系,最常用的詞是“政(治)冷經(濟)熱”——折射中國日本波折外交關系,以及急速膨脹的貿易規模。

但本月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言論引發的紛爭,使得“政冷經熱”有可能轉變為“政經俱冷”的新局面。中國短短幾天之內,報復措施頻密:暫停日本水產進口,停止牛肉進口磋商,發布旅游留學警告。


這些頻繁的報復性反擊背後,對日本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如果中日進入“政經俱冷”的新局面,哪些產業最易受到沖擊?更重要的是,中國是否會進一步升級,像2010年釣魚島裝船事件後進行稀土禁運的打擊,甚至更進一步提高關稅和禁運其他上游原材料?這些問號都為中日經貿關系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借此機會,BBC中文梳理中日經貿關系的細節,以觀察這種經貿動蕩所帶來的影響和代價。

中國:幾乎每天一個反制措施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後,中國幾乎以每天一個的頻率發布反制措施:

11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布領事提醒,建議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11月15日,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發布赴日旅游安全提示,多家國有和民營旅行社隨後下調、暫停赴日旅游團組,由多家大型航司聯合實施免費退改,實際效果短期顯著。路透社援引航空分析師稱,至少10家中國航空公司提供日本航線退改服務,估計約有50萬張機票已被取消,部分航線退改率超八成,短期赴日游客人數驟降。

11月16日,教育部發布“留學預警”,呼吁赴日留學人員謹慎決策,明確指出“在日留學體驗變差風險上升”。一些中國高校臨時調整招生宣傳策略和赴中推廣活動。


11月18日,中國海關總署再次暫停進口全部日本水產品。值得注意的是,禁令以“食品安全和核污水監測”為表面理由,中國外交部同時點名高市言論為觸發節點,強調“當前形勢下即使日本水產品對華出口也無人問津”。

除海產品禁令外,中國外交部同步暫停原擬恢復日本牛肉對華出口的相關磋商。牛肉出口自2001年因瘋牛病就已中斷,日本政府近年持續推動恢復,受此次事件影響,談判進程再次停滯,被視為對高市言論的配套反制。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圖像加注文字,在東京淺草寺觀光和拍照的中國游客

經貿痛點:旅游業和農副業

旅游業是日本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游客是其中最大的群體——旅游業約占日本GDP的7%。中國游客在2025年前9個月占所有訪日游客的23%,排名第一。

中國游客的購買力也高,中國游客人均消費27.7萬日元(約1.25萬元人民幣),是各國訪日游客平均水平22.7萬日元(1.03萬元人民幣)的122%。

野村綜合研究所的一份報告測算,如果中國游客抵制持續一年,日本可能損失1.8至2.2萬億日元(約140億美元),相當於日本GDP的0.36%左右。這表明中國的反制經過精心計算,意在精准打擊日本經濟復蘇的痛點旅游業。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發布的旅行警告,而非禁令,中國赴日旅行會受到影響,但不會直接歸零。穆迪分析公司經濟學家安格裡克(Stefan Angrick)表示,中國游客人數的急劇下降對日本經濟將是“刺痛性打擊”,“並非災難性的”,但對於一個已經在努力尋找增長動力的經濟體來說,這是一個“不受歡迎的拖累”。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