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计划生育: "我的第二个记忆,是计划生育小分队在拆我家的房子"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世界给我的第二个记忆,是计划生育小分队在拆我家的房子。而我的奶奶和妈妈,正在锅屋里给他们蒸馒头吃。

1991年的苏北农村,计划生育抓得紧。土墙上刷满了标语: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好;该流不流,扒屋牵牛……




我是家里第三个孩子,上头已有哥哥姐姐。在村人眼中,一男一女,已经凑成了“好”字,多圆满。

可妈妈后来告诉我,姐姐出生几天后,爷爷对着三姨奶奶感叹:“你家好哦,添了个孙子,我家只添了个孙女。”这话,妈妈在旁边听得真真切切。

后来,妈妈又意外怀上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天天上门,催她去引产。“跟催命似的!”妈妈说。


那天爸爸不在家,他们来了三五个人,一个人坐在门槛上堵门,其他人围住妈妈,不让她做家务。最后妈妈被连拉带拽推上拖拉机,到凤谷卫生院做了引产。

回到家,爸爸气得打了妈妈两巴掌,责怪道:“你胆子太大了!怎么舍得的?”

后来,妈妈告诉我:“那是个男孩。”


为此,她写过一篇文章,叫《那些未出世的生命们》。

意外怀了我之后,他们又上门“催命”。妈想起上一个引掉的孩子,心下不忍,没睬他们。他们天天来,妈受不了,就躲到她奶奶家,直到我出生。

可是多一个姐姐,又多一个我,严重超标了,罚款接踵而至。爷爷是村里有名的老木匠,爸爸继承了他的手艺,家里有些积蓄。可一年来三五趟的工作人员,“像喂不饱的狼”。三五年后,家渐渐空了。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