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WSJ揭:中國讓全球"上癮"戰略 就從這家大廠開始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991年,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稀土生產與提煉國;1992年,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指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將發展稀土供應鏈訂為國家戰略。33年後,中國獨霸全球稀土產業鏈,美國則只剩一家稀土工廠。美國媒體解密,中國以低價讓全球“上癮”進而獨占稀土市場,就從迫使美國通用汽車旗下稀土廠遷到中國開始。




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喊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將發展稀土供應鏈訂為國家戰略。合成畫面。背景為中國江西稀土礦場。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中國擅打價格戰,只要美國一發展稀土產業,就以低價傾銷,讓美國的稀土產業被迫遷往中國或出售,否則只能倒閉出場。1995年,中國並購美國第一大車廠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旗下的Magnequench稀土磁鐵業務。幾年後,就以虧損為由,關閉所有美國廠並遷至中國

就這樣,美國的稀土工廠一家一家的倒閉;中國則以舉國之力,全力投入建構稀土供應鏈,直到今天占領稀土提煉超過90%市場,其中攸關科技發展的“重稀土”更超過95%。




稀土成品。路透社

中國寧可犧牲短期利潤


中國占領全球超過90%的稀土市場,帳面上的獲利卻是不成比例的低。根據中國政府官方數據,中國稀土龍頭企業“北方稀土集團”2024年的獲利僅為10.04億元人民幣,甚至比台灣的中型企業還低。

也就是中國采取低價策略,寧可犧牲短期利潤,也要強化全球客戶的“黏著度”。當美國等其他國家的競爭者都不堪虧損退出市場,全球客戶也“習慣”了中國的低價稀土,中國已經稱霸全球稀土市場,並建立好又深又寬的提煉工廠護城河。

中央社報導,中國再祭稀土出口限制成為川習會主要議題。華爾街日報分析,中國30年前推動稀土戰略,美國冶煉廠和技術1990年代陸續遷至中國,中資並購通用汽車旗下稀土磁鐵業務後,關閉所有美國廠;過去20年間,美國試圖恢復生產,但難敵中國價格競爭。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0 秒